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二 )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清乾隆《四川全图》之阆中县(局部)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清乾隆《四川全图》之清溪县(局部)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清乾隆《四川全图》之中江县(局部)
旧时的一些谱牒中也能见到“一碗水”地名的记载,如宜昌《积善堂覃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覃氏始迁祖“偕弟从四川马湖府细沙溪迁至夷陵,以渔业为职,繁衍生息 。妙才葬乐天溪镇兆吉坪吴家湾马桑叶岭下,又名灯盏窝、一碗水 。”仪陇《唐氏族谱》载,清康熙年间,其先祖“嘉鸾后裔先后有多房入川,嘉庆十六年各宗支续谱相传 。年佩、年璋胞俩入川落业仪陇县,为马鞍坝唐氏先祖;年礼,入川落业南充,地名一碗水 。”龙泉驿《江氏族谱》载,其入川始祖玉琦公“自幼来川,丙子年买业于简州义和乡七甲,地名一碗水石门坎下 。”犍为《李氏族谱》载,其先祖“尧舜二公于乾隆三十四年,移居四川省嘉定府犍为县舞云场 。尧公立祠葛麻湾,更名放勋堂,又名宏勋祠;舜公立祠下山一碗水 。”
“行政级别”最高的“一碗水”地名,当属贵州黄平县的一碗水乡 。黄平一碗水乡,历史悠久 。明洪武时期,置黄平安抚司,下设卫所,时有“五哨五营”,即七里哨、深沟哨、烂泥关哨、永靖哨、打铁关哨,以及必胜营、板桥营、燕子营、归化营和一碗水将军营 。清嘉庆《黄平州志》载:“旧城元时为黄平府辖,上下三曲二长官司,后改属播州宣慰司,明初改为安抚司……一碗水将军营,小旗一名充把总,募兵二十名,护送往来官司并递公文 。”根据有关黄平“一碗水将军营”的历史记载可以确定,“一碗水”的地名称谓,至少在明初就已出现 。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关于“一碗水”地名来历的记载很多,所述内容大同小异 。如《邛崃县地名录》中介绍南宝山乡“一碗水”地名——“此山路之侧,有一岩窝如碗大,山泉浸流于内,故名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中记载有:“大成坡,在鹤庆府城东南,顶有泉,圆径尺许,深如之,终岁不溢,盛夏不涸 。相传南诏蒙氏过此,三军无水,甚渴,拔剑插地,泉随涌出 。至今行人资焉,谓之一碗水 。”清同治《营山县志》载:“一碗水,治北隶太蓬岩中,出水其池,仅容一碗,盈溢不竭,故名 。”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泉水与岩窝,为构成“一碗水”地理特征的基本要素,也即产生“一碗水”地名的必要条件 。因此,“一碗水”地名多分布在山谷或丘壑地带 。所谓岩窝,即岩石表面天然形成的溶蚀坑,包括壶穴、锅穴、冰臼等,以及人工凿掘的石坑 。大多数地方的“一碗水”,为接引岩泉的天然坑洼,这些天然坑洼也有被人为改造或加工过的,以凸显其碗状即“一碗水”的特征 。此外还见有纯人工制作的“石碗”或“陶瓷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别地方的“一碗水”也被称为“碗泉”或“一碗泉” 。
有泉眼处风水怎么样 有泉眼的地方在风水里叫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天然形成的溶蚀坑
几乎每一个地方的“一碗水”,都有着异闻传说 。这些异闻传说中,“一碗水”的由来,或与仙圣有关,或与帝王相干,清甜甘冽的“一碗水”不仅为渴者饮,还能治病救人,或消灾免难,或福荫子孙 。例如,泸县龙贯山的“一碗水”,传说与“牢落西南四十秋”的明建文帝有关;三台县芦桥乡的“一碗水”,据传可治百病,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泉眼旁的一块岩石被当地村民视为圣物而崇敬有加;大足县北山白塔坡下的“一碗水”,传说为孙悟空用金箍棒撬开山石而成,一旁的山岩上还有后人雕刻的唐僧师徒像 。最为神奇的则是剑阁的“一碗泉” 。当地山上建有文昌庙,庙前石凹有清泉流入,人称“一碗泉”,相传此即处为文昌帝君的出生地 。清雍正《剑州志》载:“一碗泉,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文昌化书云,帝君父母祷神,滴血石凹中,产蛇乃帝君也 。即此 。”明清时期的一些谱牒中,更有不少关于移民先祖在新居地发现“一碗水”而落业定居下来的记录 。如万州《张氏族谱》中,就记录了张氏先祖进入万县山中时,饥渴之中发现一泉井,族人遂在此垦占留居并将这一泉井称作“饮碗水”,后来又改其名为“一碗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