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立极尺 风水立极尺价格( 四 )



风水立极尺 风水立极尺价格

文章插图
包世臣
[评点]包世臣(1775一1855)清书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三年举人,曾经江西新喻县知县.工书,师承邓石如,初学唐宋,后致力于北碑 。曾自评云:“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尝致力,至于真、行、稿草之间,则不复后人矣 。"他的书法理论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风很有影响 。②余既述诸君子之言为书:本篇是紧承《述书上》的.在上篇中作者引述了霍金兰、钱伯埛、邓石如、黄乙生、朱昂之、吴育等人的言论,并叙述了自己按他们所说实践后的体会 。③小仲:黄乙生(1769-1820),字小仲 。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 。道光初举孝廉方正,未赴即卒 。嗜书,攻之甚力 。④仲瞿:王良士(生卒年不详),字仲瞿 。浙江秀水人 。⑤山子:吴育的字 。⑥青云:朱昂之(1755-?),字青云,号津里 。江苏武进人 。善画山水,行、草为时所重 。清蒋宝龄《墨林今话》:“津里书学董文敏,行、草笔墨精妙 。
包世臣是碑学的重要理论家,他对写魏碑字的技法作了深入研究,为后人指明门径,贡献是很大的 。《述书中》专论执笔用笔的方法 。包氏推崇魏碑,甚至以为只有从魏碑中才能领悟到古人用笔的方法,这却有待商榷 。北魏诸碑的刻手大多未能忠实于书者的笔意,然而就在这种率意而为中却使魏碑别具风姿,受到后人高度重视,以至有人以毛锥来求刀意 。由于他以魏碑的笔势为圭臬,所以他强调点画线条要平满,并且十分推崇黄乙生的“始艮终乾”说和王良士的笔管左偃使笔毫平铺以取逆势的用笔方法 。从写魏碑的角度来看,这些无疑是不传之秘,但用来临摹晋人法帖则失当了 。这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区别的 。

风水立极尺 风水立极尺价格

文章插图
楷书四条屏
述书[下]字有九宫 。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 。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 。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如j随其长短虚实而土下左右皆相得矣 。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为大九宫,其中一字即为中宫,必须统摄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势 。连字移看,大小两中宫皆得圆满,则俯仰映带,奇趣横出已 。九宫之说,始见于宋 。盖以尺寸算字,专为移缩古帖而说,不知求条理于本字,故自宋以来,书家未有能合九宫者也 。两晋真书碑版不传于世,余以所见北魏、南梁之碑数十百种,悉心参悟而得大小两九宫之法 。上推之周、泰、汉、魏、两晋篆分碑版存于世者,则莫不合于此 。其为钟、王专力可知也 。世所行《贺捷》、《黄庭》、《画赞》、《洛神》等帖皆无横格,然每字布势奇纵周致,实合通篇而为大九宫 。如三代钟鼎文字,其行书如《兰亭》、《玉润》、《白骑》、《追寻》、《违远》、《吴兴》、《外出》等帖,鱼龙百变,而按以矩矱,不差累黍 。降及唐贤,自如才力不及古人,故行书碑版皆有横格就中 。九宫之学,徐会稽、李北海、张郎中①三家为尤密,传书俱在,潜精按验,信其不谬也 。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法一大关键已 。笔实则墨沈 。凡墨色奕然出于低上,莹然作紫碧色者,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纸墨相接之处,仿佛有毛,画内之墨,中边相等②,而幽光若水纹徐漾于波发之间,乃为得之 。盖墨到处皆有笔,笔墨相称,笔锋着纸,水即下注,而笔力足以摄墨,不使旁溢,故墨精皆在纸内 。不必真迹,即玩石本亦可辩其墨法之得否耳 。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