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鳜鱼多生活在静水和一定流水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区域 。池塘养殖时鳜鱼常卧于水底,隐藏于较浅的穴中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的鱼苗为食,饥饿时会自相残食,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较快 。养殖池面积最好为3~5亩,鳜鱼放养前15天需对池塘进行消毒 。养殖期间可根据水温变化投喂饵料鱼,9月开始即可捕获 。

文章插图
一、鳜鱼的生活习性
底层鱼类,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尤以水草丰盛的浅水湖泊为多 。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有打穴作窝习性,不喜群居,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和摄食 。池塘养殖中,鳜鱼常卧于水底,隐藏于较浅的穴中 。
二、鳜鱼食物食性
肉食性凶猛的鱼类,孵出后开食就以其他鱼类的鱼苗为食,喜食活饵料,饥饿时自相残食,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长度 70~80%其他养殖鱼类的鱼苗,所食饵料鱼的规格,只依其口径能吞吃,而不论鱼体的长短 。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种类多样且丰盛时,常选择体型细长、鳍条柔软、个体较小的鱼类为食 。成鳜易吞食的最大饵料鱼的长度为本身长度的60%,但以 26~36%者适口性较好 。
三、生长速度
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适口、充足,生长较快 。网箱中饲养的 1冬龄鳜鱼,平均体长为31.68厘米,相当于天然水体中3冬龄鳜鱼的体长 。2龄前的鳜鱼比高龄鱼生长快,而1龄鱼又快于2龄鱼 。鳜鱼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持续生长,但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减缓 。
四、养殖池面积
面积最好为3~5亩,最大不超过10亩,池面积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的池面积过大,饵利于鲫鱼摄取 。池背风向阳,东西方向,高宽比3:2,底质平坦,砂质土壤,淤泥少或无淤泥新挖池,水深1.8~2.5米左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方便,江河和湖库水优良,最好有微流水 。鲫鱼苗种入池前,必须彻底清理池塘消毒,设置增氧机 。
五、养殖池饵料鱼的生产
鳜鱼放养前15天,消毒后毒性消失的池塘每亩放入饵料鱼的水花50~60万尾/亩,池内饵料鱼培育到1.2~2.0cm/尾 。
六、鳜鱼苗下池时间
池内饵料鱼培育到1.2~2.0cm/尾时,正好为鲫鱼培育后提供充分的前期饵料鱼,池周围投入适量的水花生、葫芦,鲫鱼栖息 。今后控制饵料鱼的体长是鲫鱼体长的1/4~1/3 。
七、鳜鱼饲养密度和规格
每亩饲养3~5cm/尾鲫鱼夏花苗1000~1200尾/亩 。
八、饵料鱼辅助生产
主要培育池内的饵料鱼,通常在鳜鱼一个月以内摄取,一个月饲养,鲫鱼体长一般达到11.5~14厘米 。配备的饵料池(3~4倍于鲫鱼养殖池)根据鲫鱼饵料系数1:4~5的要求,利用多池的优势,以不同密度的饲养、分次捕获、逐渐疏散的养殖方法饲养饵料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在同期鲫鱼体长的50~60%左右,保证饵料鱼和鲫鱼同时生长,以便鲫鱼摄取 。
九、鳜鱼最适合生长的水温
鳜鱼生长的水温为18~30℃,最适合的水温为23~28℃,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水温的上升摄取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 。
十、饵料喂养
养殖期间可根据水温变化间隔喂养饵料后期7~10天喂食1次,中期(7、8、9月高温阶段)每5~7天喂食1次 。饵料鱼的喂食需要适量,密度过薄,鲫鱼为了追求饵料鱼会消耗很多体能,不利于生长的过密会增加总消耗氧量,鳜鱼缺氧浮头,不利于鳜鱼的生长 。
十一、饵料喂食量
-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注意池塘条件
- 花鲢夏花与大龄规格鱼种培育,附池塘选择
- 静水土池塘养鱼高产的原理,附养殖技术
- 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附换水方法
- 池塘主养草鱼一年两季高产技术,对水源要求高
- 家门前有池塘风水好吗 前屋有池塘风水好吗
- 怎么养殖皮皮虾,怎么捕捞皮皮虾
- 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详细介绍
- 农村茅坑粪满了怎么办 农村风水池塘全是大粪水怎么办
- 黄颡鱼饲料常用配方,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条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