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注意池塘条件( 二 )


十、鱼苗培育池塘水位管理
放苗5~7天后每隔2~3天适当加高池水水位,每次加水8~10cm,逐渐将池水加至1~1.2m 。
十一、锻炼与分池
经过20~25天的饲养,黄颡鱼长到2.5~3cm左右,应进行分选与分养 。夏花鱼种出池前,须进行2~3次拉网锻炼 。使鱼种在密集过程中,增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使鱼体“老练”结实,经得起出塘分养,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黏液和粪便而污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拉网锻炼,还可以除去敌害生物,估测夏花数量 。
(1)第1次拉网:把夏花围集网中,检查其体质后 。随即放回池内 。操作要细心 。
(2)第2次拉网:隔1天后,进行第2次拉网锻炼 。将鱼汇集后,让其顶水自动进入网箱内 。此时可用鱼苗筛筛选出雌雄鱼苗,2~3小时后将其放回池内 。
(3)第3次拉网:第2次拉网后,再隔1天,就可进行第3次拉网,将鱼种放入水质较清池中的网箱“吊养”1夜,此时也可用鱼苗筛筛选出雌雄鱼苗,第2天清晨即可进行长途装运 。锻炼鱼苗一定要选晴好天气,在上午鱼不浮头时进行 。拉网赶鱼的操作要慢,以免伤鱼苗 。收网时不能让鱼贴网 。鱼进箱后 。应立即洗箱1遍,以洗去粘糊网目的排泄物和污物,使箱内水体与箱外畅通,防止因箱内缺氧而发生鱼苗死亡 。
十二、驯化黄颡鱼苗食性方法
(1)减少水体中动物饵料总量:黄颡鱼幼苗期,通常采取泼洒豆浆、施生物肥等方法培养动物饵料,黄颡鱼食性驯化前必须停止这些操作以降低池塘中的动物饵料总量 。对于动物饵料比较丰富的池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饵料动物杀死 。具体做法:在浮游动物聚集的下风处按池塘面积1/5~1/3的地方泼洒晶体敌百虫,让其浓度达到0.01~0.02ppm 。
(2)把握时机,选择合适规格:当池塘培育黄颡鱼的规格达到3厘米左右时开始人工驯化,驯化黄颡鱼还要根据黄颡鱼的规格准备一定粒径的人工饵料 。
(3)流水引鱼:投食前1周每天早晚用水泵冲水共2次,每次时间2~3小时 。冲水时出水口尽量与池塘水面保持水平,出水量大小依池塘面积而定 。黄颡鱼有顶水习性,冲水的主要作用是将黄颡鱼聚集在一起,便于驯化 。苗期黄颡鱼一般在池塘边集群,抽水泵口应尽量靠近池边,以达到最佳聚集鱼群的效果 。
(4)食场与投饵机安装:在水泵口鱼群集中的地方设置圆形或方形食场 。用直径为3~4cm的四根竹竿(每根长度为3~4m),连结成方形围栏,围栏放入池中,位置以投饵机投食区域相吻合,再用锚或桩固定 。食场也可以用pvc管或40目网片剪成窄带做成 。
(5)饥饿投喂:在冲水2至3小时后开始往食场手工撒投适量人工饲料,投喂前先关闭水泵 。投喂的饲料粒径不能太大,通常在1mm以下 。在没有适口粒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大粒径饲料用适量水浸泡后揉碎 。
(6)投喂时间:以晴天太阳落山后与早晨太阳出来前为准,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 。投喂量视鱼群大小而定,饲料一定要投在食场以内 。一般经过3~5天的驯化,能看见黄颡鱼在半水层摄食,6~8天以后能出现黄颡鱼在水面抢食现象,此时可以改用投饵机投食 。
(7)驯化完成后进入正常饲喂阶段:每天投喂2次,在早上8:00以前和下午5:00以后投喂 。根据鱼苗吃食情况和天气投喂,每天的投喂量为鱼总重的6~8% 。
十三、黄颡鱼苗培育池塘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1次,捞出池内污物、蛙卵等 。观察水色、鱼的活动情况,安排次日投饵量和注水、防病工作等 。关注天气、水温、水色、吃食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