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风水 中国风水地理传说有哪些( 三 )


09 宋代风水知识发展进步了吗?
宋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风水地学知识相应有所提高,更加丰富 。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揭示了因地势高下、地区不同,气温也有所不同 。此外,该书还提出随历史推移、海陆变迁而来的流水侵蚀地貌等问题,更新了地学知识 。
程朱理学兴起后,有关堪舆学、风水术的理论更显复杂,不仅着眼于山川形势、藏风得气,而且还与占卜、命相、黄道吉日和星辰、方位、理气等穿凿附会,以致发展出许多荒诞不经的风水骗术 。不过,此时风水两大流派中的福建派兴起 。它流行于南宋,主张理气方位,并生发出屋宅法、宗庙法等分支 。宋代的风水名师有蔡元定、赖文俊等 。
10 宋代儒士为什么喜爱风水术?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读书人很多,许多没有机会博取功名的人就逐渐把兴趣转移到了风水方面,当上了风水师,成为颇有书卷气的正当职业 。同时,宋朝皇帝宋仁宗还组织了风水重要著作《地理新书》的编撰,大大促进了世人对风水的关注度 。因此,一些大儒士如程颐、朱熹、陆九渊等,在大力倡导理学之余,力图以道德对风水说加以引导外,对社会喜谈风水的风气基本上持一种默认和宽容的态度 。
朱熹陆九渊
11 明清时期风水之学因何盛行?
由于风水理论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明清时期风水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已有的风水著作进行深入阐释,并使风水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和提高 。因此,这一时期研究和注释风水著作之风大盛 。特别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证之风兴起,更推动了风水理论研究的发展 。众多“辟谬”“校补”“笺注”之作大量涌现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当时重要的风水文献资料,该书几乎对每篇风水著作都进行了考证,并对当时流行的《葬书》《宅经》《天津素书》《地理玉函纂要》《天王经外传》《玉尺经》《九星穴法》《披肝露胆经》《地理大全》《地理总括》《山法全书》等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大体内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和论述 。
12 清朝重视阳宅建筑和阴宅风水?
清代风水术理论更显完备,令入关主政的清室坚信不疑 。清朝君王大都十分讲究皇家阳宅风水,常常精心布局 。如颐和园的排云殿,背靠苍翠万寿山,面朝碧绿昆明湖,依山傍水,正处于从佛香阁至“云辉玉宇”牌楼中轴线之间,含居中正气、吉祥意 。其殿名也是从风水祖师郭璞的“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一诗中来,翩翩然有仙境之意 。
清王朝为了皇权永续,还特别重视陵墓阴宅风水,每有皇族丧事,都要由司天监负责看好山向,选好日期,绝不能稍有差池 。如永陵、福陵、昭陵、孝陵等风水选得好,则重赏参与选择的人;而荣亲王葬期的选择,山向、年月都犯忌,司天监官员杜如预等都被凌迟处死 。
13 风水术在古代的规模怎样?
在中国古代,风水是被人们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的,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 。从皇帝到平民,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风水的作用 。朝廷通常设有御用的风水人员,无论是建筑宫殿、衙门、住宅还是陵墓,都需要这些官员指定地址和方位布局,甚至有时发生国家大事,也要询问风水师的意见 。而在民间,风水更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百姓们在修建住房或者选择墓地时,通常都会请风水先生前来指点;婚丧嫁娶的吉日,搬迁吉日等,更是免不了用到风水 。遇事不顺,还要请风水师为其改善风水 。
14 中国风水在亚洲的影响大吗?
中国风水学在亚洲的影响颇大,尤其是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