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风水留题 龙州风水留题地( 三 )


84)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85) 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唐·钱起《登秦岭半岩遇雨》
86)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
87) 莲界千峰静,梅天一雨清 。——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时大夫昆季同行)》
88)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 。——唐·顾况《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89) 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唐·窦巩《早秋江行》
90)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唐·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91)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92) 水萍千叶散,风柳万条斜 。——唐·于良史《送李司直使吴(得“家、花、斜、沙”字,依次用)》
93) 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一作:唐·李端《茂陵山行陪招金部韦员外》 。一作:唐·祖咏《赠苗发员外》)
94)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唐·李端《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95)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96)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97) 池晴龟出曝,松暮鹤飞回 。——唐·司空曙《过庆宝寺》(一作:唐·耿湋《废宝光寺》)
98)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唐·令狐楚《令狐楚》
99)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唐·韩愈《春雪》
100)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唐·韩愈《独钓四首》
101)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102)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唐·韩愈《宿龙宫滩》
103)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唐·韩愈《独钓四首·其三》
104)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唐·韩愈《闲游二首·其一》
105)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唐·刘禹锡《途中早发》
106)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唐·崔护《山鸡舞石镜》
107) 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 。——唐·孟郊《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108)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 。——唐·孟郊《游石龙涡(四壁千仞,散泉如雨)》
109) 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唐·孟郊《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110)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唐·张籍《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111)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唐·张籍《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112) 千里远山碧,一条归路长 。——唐·卢仝《送邵兵曹归江南》
113)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唐·元稹《洞庭湖》
114)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唐·元稹《早归》
115)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唐·白居易《湖亭望水》
116)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唐·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117)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 。——唐·白居易《西河雨夜送客》
118)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 。——唐·白居易《新春江次》
119)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唐·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120)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唐·白居易《河亭晴望(九月八日)》
121)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 。——唐·白居易《禁中月》
122)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唐·白居易《南池》(一作:唐·贾岛《南池》)
123)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唐·白居易《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阳春风水留题 龙州风水留题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