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回应老坛酸 康师傅回应老坛酸菜面重新上架( 二 )


3月17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曾实地探访该公司,从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公司全程标准化车间生产,工人需穿特制工作服检验、清洗、分拣、切分青菜,青菜在盐渍车间经半年腌制后,要经6次挑选、6次清洗,才能进入二次发酵车间 。老坛酸菜需36道制作工艺,从原料进厂到出厂需要半年以上 。
据该公司总经理吴昌建介绍,“建一个标准的食品级环氧树脂池(即发酵池)需要8万元,一般老百姓以及小作坊不会建这样的池子,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厂家才会建 。”吴昌建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坦言,土坑腌制酸菜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存在亚硝酸盐、防腐剂超标,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另一个问题是腌制过程中大量盐水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及周围环境,违反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
吴昌建也提到,四川10多年前“土坑酸菜”很普遍,2017年以后,成都、眉山、德阳等地重拳出击取缔,“土坑酸菜”几乎绝迹了 。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2010年7月,四川发布《四川泡菜产品标准》和《四川泡菜生产规范》两项标准,前者主要从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后者则着力从泡菜原辅料、环境加工条件、卫生要求、工艺流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强化源头把关和过程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 。四川的酸菜泡菜行业,技术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其中规模化集中腌制、两轮发酵都是四川率先大规模应用 。
律师:重拾信任需要一个过程
“‘土坑酸菜’虽然是古老的传统办法,但它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这种制作工艺是不允许的 。‘土坑酸菜’根本就不能作为食品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泡菜研究首席专家陈功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介绍,四川省早在16年前就已改进了泡菜生产工艺,制定了泡菜制作的行业标准,土坑基本上已经绝迹 。“我认为,‘土坑酸菜’事件短期内对市场有影响,但是长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
关于相关品牌老坛酸菜面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的相关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刘继峰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涉事企业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只有上游链条是老坛发酵的,广告语才能够做这样的表述,但根据曝光内容来看,广告语明显违反事实 。”
刘继峰教授还提到,一包方便面成品中,有多种组合 。其中,酸菜包的部分直接来自原材料,按照《标准化法》相应的指标进行检测,查看其是否违法,如果违反,那么这个酸菜包也违反《食品安全法》 。因为酸菜包是方便面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合格的部分要处理掉,召回处理后才能再销售 。
对于老坛酸菜牛肉面带质检报告在一些地区重新上架的情况,广东深铭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食品专业律师刘志鑫认为,“不能因为部分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否定一个行业或领域 。我觉得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
“这里要把问题企业和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区别看待 。”刘志鑫说,的确有问题的公司,应当依法召回全部问题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整改合格后,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就可以重新上市 。
刘志鑫还表示,只要具有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产品经检测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存在其他不得销售的违法违规之处,就可以合法销售 。刘志鑫建议企业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生产符合食品安全的放心食品,对消费者负责才是根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