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以腹痛 , 里急后重 , 下痢脓血为主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 本病多流行于夏秋二季 , 以二至七岁的小儿发病较多 。下面来看看小儿推拿痢疾怎么治疗 。
湿热痢小儿推拿
主证:腹痛窘迫(里急) , 年幼而则曲腰啼哭 , 便时不爽(后重) , 年长儿可诉肛门坠胀 , 下痢赤白脓血 , 量少而频 , 肛门红赤;壮热 , 口干不饮 , 舌红 , 苔黄腻 , 脉滑数 , 指纹紫滞 。
治则:清热化湿 , 行气通滞 。
推拿处方:清胃经 , 板门 , 小肠 , 大肠 , 天河水 , 退六腑 , 泻二人上马 , 推四横纹 , 平运内八卦 , 揉天枢 , 肚角 , 上下推七节 。
推拿方义:清胃经 , 板门 , 小肠 , 天河水 , 退六腑 , 泻二人上马以清热化湿 , 推四横纹 , 平运内八卦 , 清打常 , 揉天枢 , 肚角 , 上下推七节 , 则理气 , 通滞 , 止痛 。
寒湿痢小儿推拿
主证:痢下赤白黏动 , 白多赤少 , 里急后重 , 腹痛不剧;神疲蜷卧 , 四肢欠温 , 腹胀食少 , 舌淡 , 苔白腻 , 脉沉缓 , 指纹红紫 。
治则:温化寒湿 , 理气通滞 。
推拿处方:补脾土 , 揉板门 , 推四横纹 , 大肠 , 平运内八卦 , 揉二人上马 , 外劳 , 一窝风 , 神阙 , 天枢 , 肚角 , 上下推七节 。
推拿方义:补脾土 , 揉板门 , 二人上马 , 外劳 , 一窝风 , 神阙以温中阳 , 化寒湿 , 促运化;推四横纹 , 平运内八卦 , 推大肠 , 揉天枢 , 肚角 , 上下推七节则理气 , 通滞 , 止痛 。
休息痢 , 久痢小儿推拿
主证:久痢不愈 , 或时痢时止 , 痢下赤白粘稠 , 量少 , 腹痛不著 , 里急后重较轻 , 心烦口干 , 午后潮热 , 手足心热 , 身体消瘦 , 小便短黄 , 面唇色红 , 舌干少苔 , 脉细数 , 指纹紫滞;或神倦懒动 , 声低气弱 , 面唇淡白 , 痢便难下 , 舌淡 , 苔白 , 脉弱 , 指纹淡红 。
治则:益气养阴 , 扶正祛邪 。
推拿处方及方义:补肾水 , 清胃经 , 板门 , 天河水 , 揉内劳 , 打马过天河 , 分手阴(重)阳(轻) , 揉涌泉以养阴清热 , 用于阴虚内热者;补脾土 , 板门 , 肺金 , 推三关 , 揉外劳 , 分手阴(轻)阳(重)以益气扶正 , 用于气虚者;气阴两虚 , 则二组合用而益气养阴 , 并重分手阴阳 , 可加天门入虎口 , 调养气血;推大肠 , 四横纹 , 平运内八卦 , 揉天枢 , 肚角 , 上下推七节以理气 , 通滞 , 止痛 , 各证均可用 。
虚寒痢小儿推拿
- 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手法 婴儿肌性斜颈怎么推拿
- 痄腮的推拿手法 痄腮怎么推拿
- 小儿风疹的推拿 小儿推拿风疹
- 细菌性痢疾不能吃什么 细菌性痢疾吃什么饮食
- 儿童风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 宝宝惊吓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6种食疗治疗痢疾
- 小儿痰湿咳嗽推拿 痰湿咳嗽的小儿推拿
- 小儿肺虚咳嗽怎么推拿 宝宝肺虚咳嗽小儿推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