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下面来看看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手法 。
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手法
治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 。
常用按摩手法:
1.患儿仰卧,按摩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三指揉法 。
2.拿患侧胸锁乳突肌(桥弓穴) 。
3.在患侧胸锁乳突肌 (桥弓穴)处用三指揉法 。
4.配合小儿颈项部被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向健侧侧弯,患侧旋转为主 。
小儿肌性斜颈穴位按摩
拿健侧合谷,列缺,风池,曲池,肩井,行泻法;患侧加行按摩揉运术,及推虎口三关,揉运大椎,至阳,筋缩诸穴 。
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方解
1.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桥弓穴)处用三指揉法能行气活血,有助于血肿的吸收;用拿法可破瘀散结;配合被动运动,以帮助解除痉挛,伸展筋脉,能改善和康复颈项活动功能 。
2.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合谷乃手阳明经之原穴,有调气血,通经络之功;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又为该经之本穴,经脉气血由此而出,故曲池具激发阳明经脉气运行之功;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具宣发手太阴经气,通达手阳明经气之功,气血直达头顶,为四要穴之一;肩井为手足少阳经,阳维之交会穴,具调达枢机,维系诸阳脉之功;虎口三关乃手阳明所经之处,具调补气血,舒筋通络之功;大椎乃督脉之腧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交会穴,为疏经通络之要穴;至阳为督脉之阳气自下而上汇聚之处,且与膈俞相平具有益元荣督,宣达胸阳,治痿通痹,宣痹止痛,解痉制挛之功;筋缩亦为督脉经之腧穴,为肝胆之气应于背部之处,具有强筋健骨,舒筋通络,柔肝利胆之功 。
小儿肌性斜颈病因病机
肌性斜颈的病理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起初可见纤维细胞增生的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
1.多数认为与损伤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肝肌化形成挛缩 。
2.认为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所致 。
3.认为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善向一侧偏斜所致,而与生产过程无关 。此外,还有胚胎期发育异常的说法 。
小儿肌性斜颈临床表现
在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物(有的经半年后,肿物可自行消退),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兀如条索状,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 。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围有骨疣样改变的硬物,颈项活动障碍,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弯有困难 。
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注意事项
1.早发现,早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节,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2.治疗过程中,手法宜轻柔,一定要在小儿能忍受的范围内,才能长期坚持按摩 。
小儿肌性斜颈日常调护
1.矫正头部,父母在日常喂奶,怀抱,睡眠垫枕时,应采用与斜颈相反的方向,以矫正斜颈 。
2.自我按摩,父母在平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在小儿颈项患侧用揉法,揉小儿患部肿结处为主 。
3.孕妈妈应注意孕期检查, 纠正不良胎位;孕期注意坐的姿势,不要曲腰压腹,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致斜颈 。
【小儿肌性斜颈按摩手法 婴儿肌性斜颈怎么推拿】4.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 。
- 小儿风疹的推拿 小儿推拿风疹
- 儿童风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 宝宝惊吓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 小儿痰湿咳嗽推拿 痰湿咳嗽的小儿推拿
- 小儿肺虚咳嗽怎么推拿 宝宝肺虚咳嗽小儿推拿
-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手法 风热咳嗽推拿手法图
-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呕吐食积腹泻
- 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急惊风的手法
-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吗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