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蓉也看到了快手在电商建设加速的过程中 , 头部集中的局面在改善 , 而主播新势力也正在崛起 。 “快手通过政策流量优惠、与MCN合作在’公司化’规范运营下推出新人主播、挖掘原生主播、邀请明星主播常态开播、利用小店通过加速主播私域建设等手段 , 从而扶持快手‘新势力’的崛起” 。

文章插图
电商要起势
近年来 , 外界一些声音认为快手与抖音的差距正在拉大 , 加之面临背后股东旗下视频号的冲击 , 进一步导致快手未来的用户增长面临瓶颈 。
孔蓉有不同见解 , 她认为 , 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远未到天花板 , 只是要想让用户留存下来 , “看的依然是内容” 。
快手的优势在于 , “它原有的内容创作者要比其他平台丰富得多” 。 虽然同属社区型产品 , 但孔蓉在与快手内部交流时发现 , 面对外部冲击和变化 , 快手在维护社区属性 , 保持用户粘性方面深谙一个道理 , “基本盘要立足” 。
孔蓉指出 , 快手并不像抖音那样要成为一个广域且大众化的媒体产品 , 它在社区的体系里面一如既往地坚持自有属性 。
在上述机构投资人看来 , 短视频平台接下来要打的“肯定不是流量的增长牌了” , PK较量将体现在“如何在既有流量上去更好地盈利 , 去更好地把商业模式走通 。 ”故此 , 她更关注快手上市后会在电商生态建设方面做的事情 。
据这位投资人透露 , 快手在路演阶段 , “讲给机构的故事更多围绕电商” 。 众所周知 , 电商之于快手 , 早已不是“新故事” , 但当其奔赴资本市场 , 整体业务架构被全行业与资本机构进行全盘打量后 , “潜力”业务依然被押码在电商上 。
需要注意的是 , 快手在更新的招股书中未避讳自身商业化进程中的亏损现实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快手总收入达525亿元 , 未经审计的亏损净额已扩增至94亿元 , 另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 , 快手还表示 , “未来将在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生态系统上持续增加投入 , 预计2020年亏损净额较上年会有所增加 , 无法保证在不久的将来会盈利” 。
对于快手的商业化优势 , 除了直播和广告营销 , 孔蓉也提及了其游戏业务和海外市场在驱动未来整体快速商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增长性 , 但从规模增长上看 , 直播电商不但在2020年成为快手发展最为迅速的业务 , 更会是它上市后备受瞩目的方面 。
针对“快手直播电商的货币化率低”的问题 , 孔蓉分析到 , 由于快手在过去的2020年里下调了技术服务费 , 并予以商家补贴优惠 , 使商家们在快手体系里完成闭环的交易成本转低 , “商家愿意把货上架到快手 , 也更愿意通过这个平台去进行交易和卖货 。 ”
从快手更新的业绩信息中来看 , 不难发现 , 电商GMV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涨迅速 , 这固然表明了快手发展该业务的潜力空间巨大 , 但“电商生意门槛相对较高 , 中间的供应链的环节、履约的环节、获得环节其实都需要3到5年 。 ”孔蓉建议快手 , 跨过上市这一重要节点后首要解决的便是基础设施关键一环的完善问题 。 投资人也分外关注快手未来在供应链等自有交易闭环体系的建设 。 可以预想到的是 , 资本会为快手带来更多助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