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今年4月底, 义乌亚马逊卖家联盟应其欧洲合伙人EU gateway企业的邀请, 从义乌飞往欧洲, 在德国、荷兰两国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商贸考察、生活体验之旅 。 作为本次欧洲行的参与者, 邝玉华往返于德、荷两国, 对当地的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进行了实地参观和深度考察 。 此次考察之后, 邝玉华对跨境电商进军欧洲市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有许多的困难需要逐个击破 。
文化上“慢”和“快”差异显著
欧洲各国已经基本拥有本土化电商平台, 这些平台往往只服务于本国的人民, 并没有突破本国服务范围的野心, 而人们也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些平台所带来的服务 。 用“自给自足”来形容这些本土化平台再合适不过 。
因此, 在面临新的平台, 人们往往会更加严谨对待, 并不会轻易接受 。
欧洲文化以“慢”为主, 欧洲人的生活节奏、行事风格都比较“慢”, 本土平台上呈现的商品也往往更精致, 商品筛选的过程也更严谨 。 相较于国内“雷厉风行”的行事准则, 进军欧洲市场需要足够的耐心, 足够的细致, 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 做到每一步都没有纰漏 。 由此, 许多欧洲本土化电商平台对于中国卖家进入本土市场通常抱有戒心 。 而习惯了在国内“厮杀”的大部分中国卖家也会因急功近利, 很容易失去欧洲买家和平台方的支持与信任 。
价格优势失灵
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善, 这得益于其税收体系 。 电商平台在欧洲的同样面临严格的税收制度 。 因此, 欧洲本土平台的商品与实体店商品的价格并不会存在较大的落差, 严格的税收制度保证了平台商品的可靠质量 。
中国国内的电商平台并没有严格的税收制度, 因此, 国内平台常常存在“价格战”, 低廉的价格往往成为店铺之间竞争的必须手段, 这也催生了伪劣商品的出现 。
中国卖家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后, 必须要遵守当地的税收制度, 因此, 类似于国内那样巨大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 商品的质量与成本也会因此提高 。
重本土化体验服务
欧洲人更注重的是对产品的体验, 若是线上无法提供良好的体验, 例如产品质量、售后等服务, 并将影响产品销量 。 对于产品的安全标准、质检标准, 欧洲的线上线下产品都采用统一标准, 必须出具相关的质检报告, 而这些对于国内卖家来说都是相对欠缺的 。
相较于中国遍地快递发货的情形, 欧洲市场更注重本土化 。 在没有进行本土化体验服务之前, 产品的销量几乎为零 。 因此, 没有类似体验服务的中国卖家将面临这一新的考验, 而良好的体验成为了中国卖家进入欧洲市场的一层阻碍 。
【细说跨境电商转战欧洲平台之难点】中国国内的电商平台竞争越演越烈, 店铺之间相互打压的情况时有发生 。 而欧洲店铺之间的竞争却一向缓和, 店铺之间往往是抱着互相学习借鉴的态度, 着力于自身, 努力提高商品的质量,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