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怎么走?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

在一种声音过分放大的时候 , 其他声音就不太容易发出来 。 关于中小企业危机与出路方面的某些观点 , 正是这样 。
第一、中小企业出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一:没有顺应市场变化 。 这是毫无价值的废话 。
没有任何企业拒绝顺应市场变化 。 出现这种情况 , 要么是认识问题 , 要么是能力问题 。 前者是”软件”过时了 , 后者是”硬件”过时了 。 实际上 , 无论是哪个方面过时了 , 根本原因都是经营者过时了 。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怎么走?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

文章插图

中国大批中小企业的老板 , 长期坚持的是生意人意识或者销售观念 。 在市场快速增长期 , 尤其是中国这种海量且发展不均衡的市场 , 中小企业是不乏市场、不乏销售空间的 。
但是 , 当市场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 , 即便是大众产品也必须有特色、好品质时 , 一方面企业必须有创意能力、研发能力 , 另一方面对装备、工艺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再加上大多数中国行业龙头企业没有实现足以福及所在行业的创新 , 多数中小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
我不认为这些中小企业是过剩产能 , 它们是过时产能 , 是必须淘汰的企业 。
答案二:没有热情拥抱互联网 。
我只想说 , 不是这些企业没有拥抱互联网 , 而是这些企业的老板没有热情拥抱互联网 。 也许这些企业的老板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机会重新创业 , 能够为个人找到活路 。 但如果他们立足于带着自己的企业搞什么”互联网+” , 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 因为系统地解决企业的制造问题更现实 , 也更重要 。
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掉头快 , 但掉头需要创意能力、研发能力 , 需要装备、工艺和技术支持 。 没有了掉头能力 , 中小企业靠硬撑 , 怎么可能有出路?
答案三:环境变化太剧烈 。
的确 , 即便是跨国公司也应对不了这样的环境变化 。 这也是跨国公司从中国转移资本的原因 。 中国中小企业能够在长时间里如鱼得水 , 这是一个特殊现象 。 中小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周期较短的企业组织形式 。 不进则退 , 如果不能成为有效的跟随者或者利基者 , 关门是一个必然现象 , 不值得大惊小怪 。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怎么走?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 中小企业从生存条件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力足够强大 , 以至于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模仿空间;一种是中小企业拥有专利或者秘方 , 其他企业难以企及 。
总而言之 , 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很短 。 问题在于 ,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 , 好像无论什么企业都可以基业长青 。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怎么走?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

文章插图

第二、什么样的中小企业才可能有出路?
简单地说 , 只有那些有能力解决产品创意、产品研发和产品生产且不受资金制约的企业 , 才可能找到出路 。
而对于那些产品平平、业绩平平、持续亏损的企业 , 则最好关停 。 中小企业最典型的特点是一旦因为产品问题出现亏损 , 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 很难翻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