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成过去式,杭州超7成老人独立居住 | 城事( 二 )


在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上 , 老人同样看重人身安全 , 73.6%的老人认为需要紧急呼叫服务 , 57.7%需要走失定位服务 , 其次是居家类社区服务 , 如保洁维修(48.6%) 。 不过 , 社区内服务项目已经大多覆盖保洁和维修 , 相对来说 , 人身安全类覆盖率较低 。

四世同堂成过去式,杭州超7成老人独立居住 | 城事

文章插图

还有38.3%和30.3%的老年群体认为需要陪同出行和提供聊天陪伴 , 但约50%老年群体均认为社区缺少此类服务 。 可见 , 虽然选择独立居住 , 但老人依旧期望有更多陪伴和照顾 。
另一方面 , 老人并非“宅”一族 , 他们热衷走出家门 , 在社区周边进行体育锻炼或者社交、购物活动 , 使用频度最高的是公园/广场(62.4%)和运动健身场地(55.3%) 。 不过老人进行自我提升与社会参与的活动较少 , 一方面是老人自我提升意识较弱 , 另外也与设施配备不足息息相关 , 88.7%的老人在身边没有发现老年大学 , 63.7%的老人认为社区周边缺少图书馆/报刊阅览室 。
而出行时上下楼梯对老人属于负重运动 , 易引起膝关节疼痛 , 因此更多老人倾向居住在低楼层 , 43.7%的老人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多层住宅楼梯改造或者加装电梯 。
四世同堂成过去式,杭州超7成老人独立居住 | 城事

文章插图

其次老人对于无障碍设施(43.6%)、公共设施不足或缺少维护(41.4%)、社区公共空间不足(29.0%)、室内公共区域修缮(24.1%)等问题反馈较多 。 由此可以发现 , 单调的社区服务设施较难满足老人对户外活动的需求 , 社区改造需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 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实现需要 。
· 3 ·
以“安全化、智能化、社交化”为方向 , 打造宜居空间
作为老年群体需求最高的社区配套 , 社区医院、菜市场和公园也是影响老人居住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依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标准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 , 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 14%为深度老龄化的分界线 , 超过 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 在杭州主城区中 , 最年轻化的是钱塘区 , 拱墅区相对最“老”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 , 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
据百度POI数据 , 在杭州各区县 , 平均每个社区周围一公里有1.89个社区医院、2.22个公园和2.68个菜市场 , 其中主城范围内配套较为充足 , 上城区平均每个社区周围一公里有3.28个社区医院 , 超出了全国各城市最高均值(北京3.05个) , 拱墅区则公园和菜市场最为丰富 。 然而在主城之外 , 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临安区、富阳区5个区县已然进入深度老龄化 , 相关配套还明显不足 。
四世同堂成过去式,杭州超7成老人独立居住 | 城事

文章插图

十三五期间 , 针对老龄事业 , 杭州已完成全国养老服务业、全国医养结合、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等四项试点改革项目 。 在居住方面 , 已重点开展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失智、独居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 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 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 , 为敬老宜居环境创造良好基础 。 杭州市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 “健康杭州”全面升级 , 被授予全国唯一“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