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二 )


此前的2017年, 腾讯、京东的联合战略投资唯品会时, 对后者的投后估值约86亿美元;而截止美东时间11月19日美股收盘, 唯品会的市值已经跌落至67.82亿美元 。
02“小而美”增长乏力作为一家小而美的垂直电商, 唯品会的增长乏力不仅体现在营收, 其核心的活跃用户增长也遭遇瓶颈、缺乏未来想象空间 。
财报显示, 唯品会三季度活跃用户数为4390万;较上年同期为4340万, 同比增加1.14%, 同比新增活跃用户仅50万 。
对比京东, 其Q3活跃用户数5.52亿, 同比增加25.0%, 新增活跃用户超1.1亿 。 同期, 京东的活跃用户增量是唯品会的200多倍 。
或由于新用户增长乏力, 唯品会当季的订单总量及GMV仅微增 。 在2021年Q3, 唯品会的总订单量1.729亿笔, 较上年同期的1.728亿笔, 基本持平;其三季度的GMV为402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383亿元, 同比增长5% 。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文章插图

此前, 在2020年Q4财报业绩交流会上, 沈亚称唯品会理论上有3亿用户, 其目前活跃用户还远远不够;并坦言增长是主要话题 。
今年以来, “小而美”的唯品会似乎走上一条营销换增长的路径 。
2021Q1-2021Q2, 唯品会的销售费用为12.94亿元、14.08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13.86%、36.8% 。
今年三季度, 唯品会销售费用较前两季略有降低、仍达12.42亿元, 同比增长8.97% 。 其在净收入占比约5.0%, 与上年同期的4.9%基本持平 。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文章插图

据「不二研究」不完全统计, 今年, 唯品会已冠名或赞助《心动的信号4》、《妻子的浪漫旅行5》、《乘风破浪的姐姐2》等多个热门综艺;“上唯品会买XX同款”等广告语成为其标志性的宣传 。
不及综艺营销的速度, 唯品会的营销投入并没有换来爆发式增长 。 对比三季度营销费用的同比增速8.97%, 其同期的营收同比增速为7.4%、GMV同比增速为5%、新增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仅为1.14% 。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文章插图

更为重要的是, 唯品会的营销投入或在侵蚀利润 。 2021年Q3, 其毛利润为48亿元, 与上年同期的49亿元基本持平;当期毛利率为19.4%, 较上年同期的21.1%有所下降 。 同时, 其当期净利润近乎同比腰斩 。
在「不二研究」看来, 唯品会正在陷入营销换增长的“悖论”:一方面, 其营销投入并未带来新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也很难转化成实际营收;另一方面, 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类电商平台, 正在侵入细分领域;于唯品会而言必须加码营销、巩固垂直护城河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唯品会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132亿元, 短期投资37亿元 。
在后流量时代, 流量聚集的马太效应愈显, 流量成本已经越来越高 。 唯品会并未构建稳固的护城河, 想要继续“小而美”已经越来越难;找到突围路径之前, 它或许还会持续营销换增长 。
03特卖底牌不灵了?当流量红利等逐渐见顶, 电商内卷在加剧 。
在特卖垂直领域,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 。 前有天猫聚划算、京东闪团等巨头延展触角, 采用限时特卖的模式进行清货;后有众多品牌特卖新晋电商, 在创业路上前赴后继 。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文章插图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2020年9月, 特卖电商爱库存曾实名举报唯品会“二选一”;今年2月8日, 反垄断“靴子”落下, 唯品会因垄断被罚没300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