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始 , 国内施行新的《个税法》 , 纳税主体采取主动申报的方式 , 在每个纳税年度终了后3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 
但没有申报的部分呢?理论上税务局是可以查到的 , 但是征税要考虑征税成本 , 税务局很难针对所有人的所有收入进行盘查 。 

文章插图
现在 , 国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9月18日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 。 提出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成立的个人工作室和企业 , 要辅导其依法依规建账建制 , 并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纳税 。
对文娱领域税收监管已然收紧从严 。
不仅仅是信号的释放 , 有财税工作人员告诉市界:“2021年原先的税务系统更新为‘金税四期’(也称为增值税发票升级管理系统) , 可以实现税务局系统和人民银行系统的对接 , 从法人企业转移至个人账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的行为变得更加有迹可查 , 点一下整个资金链就出来了 , 对公账户转到对私账户超过20万元的金额可能都会查 。 ”
业内人士表示 , 这种变化可以产生征管意义上的监控效应 。
杭州市税务部门此次也公开表示 , 此次税务稽查正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以进行 。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税务律师张研认为 , 此次处罚事件可以看出两个趋势:一方面税务机关正在通过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等在内的各种手段 , 加强针对文娱、电商这类高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也对同行业的其他从业者或者是其他行业的高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的违规行为产生震慑作用 。
02风口上的主播单偷逃税款的金额就数千万元 , 头部带货主播挣钱之多 , 超乎想象 , 难怪引网友怀疑“他们和我们使用的是否是同一货币单位” 。
事实上 , 关于这一点 , 带货一姐薇娅早有“预言” , 她曾在某综艺节目上放言“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 。 至于进军带货的原因 , 不外乎是挣钱 。

文章插图
(薇娅)
头部电商主播的吸金能力 , 跟直播电商行业的红火有关 , 毕竟只有站在风口上 , 猪才好飞起来 。
数据最有说服力 , 2021年的“双十一”从10月20日开启 , 仅这一天的淘宝预售 , 作为淘宝电商主播一哥一姐的李佳琦和薇娅两人 , 一晚上就卖出了190亿元 。
190亿是什么概念呢?只卖奢侈品的北京SKP , 2020年一整年的销售额 , 为177亿元 。 顶奢商场一整年的努力 , 只一晚 , 就被两个人给超越了 。
直播电商俨然成了电商行业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 , 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1.2万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97% , 在网购市场的渗透率有10.6% 。
此外 , 数据还预测 , 2023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9万亿 ,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8.3% , 在网购市场的渗透率提升至24.3% 。

文章插图
直播电商的崛起 , 跟用户行为变迁有关 。 用户在基础需求未得到满足时 , 买东西以“搜索”为主;一旦基础需求得到满足 , 挖掘用户未知的需求成了第一要义 , 电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以“推荐”为主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与“货”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 以前是“人找货” , 品牌只把电商当成了一种消费渠道;后来 , 变成了“货找人” , 品牌就需要把货品以“种草”的方式推销出去 , 让消费者产生兴趣 , 进而刺激消费 , 这便是直播电商 。
- 滴滴公开“出行引导策略生成方法及装置”专利
- 主播雪梨、林珊珊偷税漏税被罚9300万,直播带货还有多少乱象?
- 松江印象城破二次元壁来到“上海之根”,以文化IP探索商业消费转型
- 全球二维码应用九成以上在中国,复旦浙大联合研究“码之城”
- AI监视打工人,这个国家明确说:保护我方“摸鱼权”
- 今日盘点:主播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税款合计被罚近亿元
- 小米公开“数据生成方法”相关专利
- 半年涨粉千万,谁在追“探店”的风口?
- 雪梨林珊珊被罚超9000万:直播成就“造富神话”,带货达人却是“偷税人”
- 播客再临,有声电台会成为下一个微信公众号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