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小学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二 )


〔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 , 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 , 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 】本文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 以期读者共同探讨 , 使作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 。
关键词:作文 兴趣 观察 指导
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 作文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使执教者感到棘手 , 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 。 这就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 影响着作文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针对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 , “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喜欢作文”成了我作文教学中的探索课题 , 实践中我得出如下体会:
一、从兴趣入手 , 激发学生习作愿望 。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 ,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 , 尤其是小学生学习作文 , 更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因为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听到、做过和想到的东西 。 作为语文教师 , 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 就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并把握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 ,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环境 , 采取生动、具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 , 使他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 让多彩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
在教学中我发现 , 教师有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 , 完成指定的习作练习而布置了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题后 , 学生常常唉声叹气 , 大多数人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 但如果是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 他们就会象欢快的小鸟“唧唧喳喳”说个没完没了 , 甚至会为一个不同的观点争执半天 , 轮不到发言的课后也会缠着你表述出他的观点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作为语文教师 , 应该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 因势利导 , 鼓励学生细心体验、观察生活 , 引导他们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 , 时间长了 , 就能使学生自然地步入作文天地之中 。
二、 耐心引导 ,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 , 是将作文看得很神秘 , 认为一般人很难写好 , 因此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 越怕就越觉得难 , 越觉得难就越写不好 , 恶性循环 。 当然这也与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
有些教师在教作文时 , 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没有从内容入手 , 往往在学生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 , 大讲写作技巧 , 这种“要我写”的做法 ,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 , 总担心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 , 畏畏缩缩不敢下笔 , 怎么会喜欢写作文呢?要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 , 就必须打消“怕”的心理 , 消除神秘感 , 克服畏惧情绪 。 教师应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 , 笔下就怎么写 , 头脑里不要有规矩的限制 。 学生只要敢说、敢写 , 就要及时给予鼓励 , 求全责备的做法 , 会将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在萌芽之中 。 而适当的鼓励、引导则会使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 , 鼓起勇气大胆动笔 。 学生越写就越想写 , 越写就越爱写 。 这就产生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质的飞跃 。
三、留心积累 ,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
观察周围事物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 观察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 。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 , 掌握观察规律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 。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 。 按空间顺序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 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 , 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地进行观察 。 如《曼谷的小象》就是先看到“曼谷近郊 , 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 一直延伸到海边” , 再看脚下“高低不平的公路” 。 这就是由远及近地观察 。 有时由这一部分到那一部分的顺序观察也是可以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