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小学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三 )


按时间顺序观察 , 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次序 , 先看见了什么 , 再看见了什么 , 又看见了什么”……一样一样按顺序看 。 如《观潮》的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 , 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 , 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观察了江潮的气势 , 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 。 因此 , 使人如闻其声 , 如见其形 , 犹如置身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 总之 , 观察要有顺序 , 不可“东张西望” 。
观察要有目的和重点 。 有目的的观察 , 就会对观察对象特别注意 , 一切有用的东西会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住 。 如《饲养员赵大叔》的作者观察目的就很明确 , 目的就是要看看赵大叔喂牲口怎样有意思 , 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 正因为作者观察时抓住了重点 , 所以对赵大叔喂牲口的情形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 达到了观察的目的 。
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 。 “特点”就是与事物不同的地方 。 如《今天我喂鸡》中 , 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小老鸹”淘气 , “金皇帝”威武 , “老好人”脾气好不争不抢这些特点 , 把小动物写得活灵活现 。
观察要注意“听”、“问”、“想” 。 我们平时所说的观察 , 主要指“看” , 但广义的观察应该包括“听”、“问”、“想” , 必要时亲口去“尝” 。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 , 作者不仅观察了杨梅树 , 而且观察了杨梅果 , 不仅观察了事物的静态 , 而且观察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 不仅用眼睛去看 , 用手去摸 , 而且还用嘴去尝 。 所以作者把文章写得亲切、朴实、感人 。
四、指导适度 , 发展思维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 , 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度” , 切忌过细 , 应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 , 顺其自然地发展 , 在思维训练中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主体是学生 , 教师是主导 , 起辅助作用 。 遗憾的是 , 在实际教学中 , 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这点 , 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 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 如在指导学生初学“看多幅图写话”练习时 , 常见的一种做法是 , 教师先让几个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 然后把学生的意思进行归纳 , 再让学生按归纳好的句子扩充成文章 , 结果全班学生作文大同小异 , 如出一辙 。 显而易见 , 这样的作文根本没有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 长久下去 , 学生怎么能独立地写出有特色的作文呢?
教师指导作文 , 应充分开启学生思维 , 引导他们从生活经历中提取素材 , 而不能局限学生的思考 , 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拉 , 要鼓励学生写出新认识 , 勇于突破常规 。 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是学生思维的激发者 , 是学生信心的鼓励者 , 如引路的蜜蜂把学生带入了花园 , 怎样采蜜、采什么蜜就看各人的兴趣了 。
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 放手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蓝天上翱翔 , 敞开心扉 , 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 , 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 教师面对的将不再是一段段单纯的文字 , 而是一道道充满活力的、有血有肉的、情景交融的各具特色的美丽风景 。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小学写作文的七大技巧

文章插图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要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 , 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 , 平时要加强阅读 , 上好每一堂课 。 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 , 还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 , 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学习写作的技巧;多看 ,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 做生活的有心人 , 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多写 , 就是要多练笔 , 做到“熟能生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