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 二 )


目前来看,工具类公司尝试的路线基本可划分为“工具+”和“多工具”两条路线 。 至于究竟哪条路走得通,其实还是要看公司的核心优势以及公司定位 。
另外,腾讯(Webnovel)、掌阅科技(iReader、NovelCat)、点众科技(Webfic)、HiRead(HiNovel)等厂商的上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网文出海的创收潜力 。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一直作为中国网文出海代表的 Dreame,因其在应用商店显示的发行商账号坐标位于新加坡的原因未进入榜单 。 但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2021 年 10 月仅 Dreame 一款应用的双端月流水就达到了 520 万美元 。 因而各位读者朋友们看榜单的时候也可以延伸来看 。

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插图

根据 Facebook 2021 年 8 月发布的《网文漫画出海营销白皮书》中引用数据,2021年中国网文海外读者人数将达到 4935 万 。 此前网文航海家创始人桂欢曾在接受白鲸出海采访时提到,“目前网文出海已经迈过1.0 直接授权海外厂商做内容分发、2.0 机器翻译、3.0 AI 翻译的阶段,进入了 4.0 本土原创阶段” 。
虽然还处在 4.0 初级阶段并且还存在着很多痛点,但是网文赛道无疑是越来越成熟的 。 同时,随着赛道的发展,一些新的现象在出现,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 比如目前不少厂商在尝试开发小语种市场、创作面向垂类群体的内容以及多内容形式的探索 。 另外,除了阅文、掌阅等老牌网文厂商以外,字节、小米等一些非网文大厂也在这个赛道布局 。 想来明年这个时候再看网文赛道应该会有意思得多 。
与此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和宝宝巴士一样主打儿童教育的 Dr.Panda(熊猫博士)也成功进入榜单 。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Dr.Panda 旗下多数应用不能完全算在非游戏应用类别下 。 旗下熊猫博士餐厅、熊猫博士小镇都可算作儿童/亲子益智类启蒙游戏 。
教育从娃娃抓起,只不过不同国家、不同家长对于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有很大不同,如何构建出一款让家长和孩子都喜欢的产品是一个技术活 。 不过熊猫博士和宝宝巴士的成功都从一定程度上证明“儿童启蒙”市场大有可为 。
从公司业务布局来看,非游戏厂商出海营收 30 强中绝大多数公司都走的矩阵出海路线,至于矩阵的产品既包含自研,也包含收购等多种渠道 。 比如,市场重心在国内的万兴科技能够进入非游厂商出海营收 30 强,和其斥资 2.14 亿元收购专注图片、视频编辑的出海公司格像科技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
应用:静则生变,音频社交、直播、剪辑 App 或处变革前夕
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插图

为了比对得更加清楚,我们将把同一类别的应用放在一起来比较分析,另外一些白鲸出海写过很多次或者读者朋友们很熟悉的产品本文就不多加赘述了 。
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插图

【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还是再多说一嘴:长视频赛道,基本上可以说非大厂切莫入局;陌生人社交赛道,还有很多可探索发展的空间,但目前来看入榜的产品还是以探探和 Blued 等老牌产品为主,两款产品笔者未来会借助其母公司发财报时详细分析 。
变革前夕,非游戏App出海收入榜Top30释放了哪些信号?

文章插图

短视频赛道:一超多强,着力变现探索
不同于国内短视频赛道抖音和快手形成的“两极格局”,海外短视频赛道基本面临“一超多强”的局面 。 TikTok 可以说是当时无愧的短视频头部玩家,但除此之外也有以 Likee 和 Kwai(不知道为啥没在榜单里…)为代表的国内出海应用在局部市场拥有不错的渗透率和活跃度;另外也有 Byte、Triller 等本土短视频应用和一些时不时冒出来的 App 会分走一些用户注意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