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血糖监测仪市场 , 曾长期被罗氏、强生、雅培和拜耳四巨头垄断 。
据IDF(全球糖尿病联盟)测算 , 2021年中国与糖尿病有关的卫生支出总额达1653亿美元 , 给家庭和医保基金带来沉重负担 。 即便如此 , 国内仍有超九成患者的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 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 , 糖尿病的病程管理中存在着“五架马车”:运动、饮食、教育、监测、药物 , 其中血糖监测至关重要 。
在北京市亦庄区一处占地万平的工业园区里 , 血糖监测企业华益精点相继开发了智能血糖仪、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糖管家”院外管理系统等产品 , 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病程闭环管理 。
据了解 , 华益精点目前已经签约合作的医院超过1200家 , 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头部三甲医院 。 商业模式上采取“信息化设备/系统+封闭式耗材” , 疫情期间 , 华益年营收增长率80% , 并于今年实现盈利 。
【产品与软件系统】
“医院内血糖监测直接影响着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 因此对精度要求更高 。 此前 , 这块市场一直被罗氏、强生、雅培和拜耳四巨头垄断 , ”华益精点联合创始人张伟介绍 。
但传统血糖监测仪缺乏数据分析、管理的功能 , 华益推出的GLUPAD临床智能血糖仪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 , 增加了数据通讯功能 , 能够实时联网传输数据、与医院HIS , LIS等系统互通 。 “拿手机类比 , 就像从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 。 ”

文章插图
企业供图
医院内 , 每日有大量的住院患者需检测血糖 , 护士的任务量相当繁重 。 很多医院目前仍采用一对一的传统血糖仪 , 检测后人工手抄血糖值 , 再录入信息系统供医生参考 。 过程中不仅存在信息延迟问题 , 且容易出错 。 智能血糖仪则可以直接对接血糖医嘱 , “如医生下达医嘱:某床位的病人需在哪几个时间点测血糖 , 医嘱将直接显示在血糖仪上 , 检测后数据也会实时上传到血糖管理系统 。 ”由此 , 可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 提高工作效率 。
华益精点新一代智能血糖仪的CPU提升到4核 , 运算能力和精准度得以提高;并升级了Q-test算法 , 以提升异常信号辨识度 , 提示操作异常行为:如酒精未干、血未吸满、二次进样等 , 减少操作带来的误差 。
在华益创始团队看来 , GLUPAD的本地化设计更符合中国医院科室业务流程 , 是产品能保持医院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张伟举例道 , 比如欧美医院往往没有大规模的内分泌科室;而中国医院内分泌科经常是几十张病床 , 甚至还要加床 , 这就要求一台血糖仪可以记录多个病例的多个数据 。

文章插图
血糖监测数据分析 , 企业供图
【团队与商业化】
华益精点创立于2011年 , 目前团队已有400余人 ,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 , 创始团队在医疗器械领域经验丰富 。 创始人/CEO赵广宇是正高级工程师、国家“万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 , 曾任GE医疗X光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张伟曾任美国TYCO医疗中国区商业发展部总监、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内分泌与代谢专委会委员 , 对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临床应用场景和代理模式有深入理解 。
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 , 必须配套使用的耗材称为封闭式耗材 , 随着设备入院 , 配套耗材的使用量也会持续增长 。 这意味着:今年12月的封闭式耗材用量是来年的业绩基底 , 新入院设备带来的配套耗材用量皆为增量业务 。 而智能血糖仪的试纸 , 正是这样一种封闭式耗材 。
- 小米与智能制造的奇点时刻
- 京东智能客服言犀获“2021中国最佳智能客服机器人方案”奖
- 智能呼啦圈真的能瘦腰吗?
- 北京率先落地智能网联乘用车服务商业化试点,首个订单今日产生
- 人见人爱的智能马桶,为啥没成为刚需?
- 直通车智能出价有用吗?有什么优势?
- 深观:智能汽车投资市场“重软轻硬”?产业资本待破局
- 居家健康监测14天是什么意思? 居家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的区别
- 糖尿病患者怎么办才能让血糖接近正常?
- 面试你的不是人?纽约计划限制人工智能「面试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