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第一股”卫龙上市在即,却为何被认为“撑不起600亿”?

“辣条第一股”卫龙上市在即 , 却为何被认为“撑不起600亿”?
01
为何卫龙被认为“撑不起600亿”?
11月14日 , 卫龙美味通过港交所聆讯 。
关于卫龙IPO的声音层出不穷 , 从去年就不断传出上市消息 , 在2021年5月 , 卫龙已经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招股书 , 因为上次递表时间已经超过了6个月没有获批 , 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 根据港交所规定需要重新递交新的申请 。
2018、2019和2020年 , 卫龙的营收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0亿元 , 年复合率达到了22.4% , 2021年上半年 , 卫龙的营收仍然呈增长态势 , 半年营收为23.03亿元 , 同比增长了22.06% 。
另外 , 卫龙的净利润同样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 2018、2019和2020年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 , 特别是2020年大部分企业受疫情冲击呈现盈利下滑的情况 , 卫龙的净利润还是逆势上涨 。
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 2020年 , 按照零售额计算卫龙在中国辣味零食企业中排行第一;在调味面制品细分类别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5.7%)中同样是第一 。
卫龙的现金流还算不错 。 据天眼查显示 , 卫龙成立20年来没有进行过一次融资 。 仅仅在2021年5月递交招股书之前进行过一次Pre-IPO轮融资 , 融资金额达到了5.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5.32亿元) 。
卫龙背后的资本阵容也很强大 , 今年5月8日 , 卫龙完成Pre-IPO轮融资 , 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 , 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 。
这轮融资完成后卫龙的估值高到惊人 。 上述投资方认购卫龙大约为1.22亿股 , 按每股成本为28.85元人民币(折合4.48美元/股)计算 , 卫龙的市场估值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 。
要知道 , A股上市的三只松鼠市值146.77亿元、良品铺子为149.69亿元 , 洽洽食品为235.76亿元 , 卫龙一家的估值 , 比三家上市巨头的市值总和都高 。
因此 , 有人冷静地指出 , 卫龙600亿是估值虚高 。 在亮眼财务表现的另一面 , 卫龙依然有不少的隐忧 。
卫龙的盈利大头主要来自辣条 。 卫龙招股书显示 , 调味面制品(辣条)是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 , 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别占营收的78.6%、73.1%和65.3% , 分别达到21.62亿元、24.75亿元和26.90亿元 , 2021年仅仅在上半年靠调味面制品的营收就达到了14.01亿元 。
而且从销量来看 , 2018年至2020年 , 卫龙调味面制品销量的增速在放缓 。 有数据显示 , 2019年卫龙辣条收入同比增速为14.47% , 2020年同比增速降至8.72% 。 蔬菜制品、豆制品等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 , 豆制品与其他产品的销售额逐渐萎缩 , 从2018年的10.6%下降到2020年的6.4% 。
而且 , 不少卫龙的经销商也对卫龙的销售模式提出质疑 , 他们指出 , 卫龙曾实施二选一、压货、爆款捎新货等政策 , 而价格虚高、终端利润低、保质期短 , 都对他们造成了巨大压力 。
有投资人质疑 , 卫龙的业绩有被修饰的可能 , 其主要源于对经销商的压货 。 据相关报道 , 有卫龙经销商表示 , 2021年初 , 卫龙曾要求经销商以增加一倍的力度进货 。 而此次再度提交招股书前夕 , 卫龙又再一次要求经销商增加购货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