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口碑受挫,「九州」系列为何难逃改编困境?

九州大陆“铁甲依旧在”?
没有人不想再造一个“宇宙” 。
在技术受限的年代, 文字是实现想象力的最好途径, 而在技术发达的现在, 影视则是还原文字情怀的最好方式 。 比如《指环王》的中土世界,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通过影视化, 这些依靠西方奇观故事的世界观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 。
而在本土的IP宇宙中, 九州系列作为独特的“东方奇幻”, 从论坛时期就有着自己的死忠粉 。 随着《斛珠夫人》的播出, 又一部带着九州系列名号的小说走完了影视化的道路, 热度与口碑呈现两级分化, 一边是微博热搜不断, 一边是豆瓣评分不高 。
九州系列改编的成绩并不理想, 仿佛九州大陆的现实故事的映照 。
“东方奇观大陆”的坍塌实际上, 世界观的建立往往跟共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克苏鲁神话体系, 或是西方游戏世界中的龙与地下城, 在诞生最初, 都离不开大量创作者的加入 。 而九州大陆的最初, 是从一个论坛的故事接龙贴开始的 。
【《斛珠夫人》口碑受挫,「九州」系列为何难逃改编困境?】在清韵的天马行空论坛上, 有人决定创作一个奇观故事的接龙, 随着加入的作者越来越多, 有一个人提出——“我们可以创作一个东方的龙与地下城世界” 。 为了确定这块大陆的名字、人种等基础设定, 论坛经历了无数次大型或小型的口水战 。
2003年4月, 这块幻想大陆最终被命名为九州, 随后, 九州论坛正式创立 。 最早设定世界观的的七位作者——江南、今何在、大角(潘海天)、遥控Shakespace、多事、斩鞍和水泡被合称为九州七天神 。 随后, 在7位作者的共同创作下, 九州大陆的画卷徐徐展开 。
2005年7月, 用于刊登九州世界观下的故事内容的《九州幻想》杂志创刊, 在此之前, 故事在《科幻世界》的副刊《奇幻世界》上连载 。 作为七天神之一的今何在, 在创刊号上写到“九州是一个梦想, 是天空里的第一滴水, 我们希望它能够变成海洋 。 ”

《斛珠夫人》口碑受挫,「九州」系列为何难逃改编困境?

文章插图

彼时, 还是杂志、纸质书的黄金年代 。 七天神各有千秋, 但最红的仍然是江南与今何在 。 得益于江南《此间的少年》与今何在《悟空传》的名气, 更多人关注到了“九州”世界 。 2006年, 在九州系列中影响最大的江南的《九州缥缈录》已经发行了两本单行本, 今何在的《海上牧云记》也进行了首次出版 。
但在所有书迷们都翘首期盼后续时, 这个由作者共筑的乌托邦幻想, 迅速坍塌了 。 从读者视角来看故事是这样的——杂志上, 江南的《九州缥缈录》开始不断跳票, 结局遥遥无期, 同时杂志开始刊登大量新人创作的故事, 作品不够成熟导致销量下滑 。
现实世界更为直接, 今何在与江南直接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互联网九州派系讨伐战 。
《斛珠夫人》口碑受挫,「九州」系列为何难逃改编困境?

文章插图

今何在指责江南不空开公司账目, 江南义正言辞地讲述开公司有多不容易 。 两人正式割席, 对于作品最大的影响是, 由于大家各有贡献, 九州系列的版权变得四分五裂 。
2008年, 完美世界看中了九州的潜力, 决定进行开发, 为了保证版权的一致性, 江南和今何在暂时性合体, 但几个月不到, 两人又开始了互联网上的互相讨伐, 改编游戏也胎死腹中 。
口水战愈演愈烈, 成为九州大陆的保留节目, 每一年的口水战会被粉丝搬运到论坛、豆瓣再进行发酵 。
10多年来, 两人的战场从论坛变更到微博, 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年一度的“九州门”撕逼事件上, 每一次都能引起大量的围观 。 而伴随网络传播的加持, 从吵架中诞生的各种梗的传播度远远大于九州大陆上的故事或世界观本身的传播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