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 , 江湖上流传起“AI四小龙”的说法 。 从融资到上市 , “四小龙”的发展节奏都高度协同 。 “四小龙”之中第一个申请上市的旷视曾于2019年就向港股提交了招股书 , 但不到十个月便终止赴港上市进程 , 随后旷视从港股转战科创板并于今年9月过会 。 此外 , 云从在2020年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 , 今年7月也已成功过会 。 目前唯一有点落后的是依图 , 它在2020年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后 , 却在今年6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
“四小龙”为什么竞速上市?投资人杨俊(化名)对铅笔道分析称:“所有人都等不起、等不及了 。 ”
人工智能行业投入高、回报周期长 , 亏损严重 , 已经逐渐成为普遍认知 , 而投资市场已经不再向前几年那样盲目押注AI赛道 。 “也因此 , 在未能实现有效造血的时候 , 上市成为了这些独角兽们共同的、唯一的选择 。 ”
对于上市进程 , 此前还有投资人感叹:“(对于AI公司来说)现在的形势是哪里能上就上哪里 。 ”
看不见的AI , 看得见的亏损为钱焦虑 , 是AI创业者的常态 , 且与公司的体量大小无关 。
翻开“AI四小龙”的招股书 , 共同点都是未能实现盈利 。 粗略统计 , “四小龙”三年累计亏损超400亿 。 虽然亏损都包含了“公允价值损失”(主要是员工期权造成的亏损)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亏损后 , 各公司的调整亏损净额都有降低 , 但数字依然庞大 。
拿本次即将上市的商汤举例 , 在财报中 , 商汤将亏损归因于巨额研发支出 , 其中研发人员的薪酬开支占了大头 。
商汤科技联创兼CEO徐立曾表示 , “人工智能的战争是人才的战争 。 ”所以 , 自2014年完成天使轮融资后 , 商汤即开始地毯式招揽人才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商汤有5286名员工 , 其中3593名为研发人员(超过另外三家研发人员的总和) , 另外还有40名教授带领研发工作 。
所以也有观点认为:“AI公司是科学家的狂欢 , 但学术论文是产生不了营收的 , 总得有人来给员工的高薪、昂贵的集群和电费买单 。 ”

文章插图
在巨额亏损的另一面 , 投资人对盈利的迫切性越来越强烈 。 华盛证券认为 , 目前AI创业公司已经成长多年 , 已经从“技术突破”转向“商业成长性”周期 , 资本对其的选择也从技术突破转向了能否落地的实现商业化的阶段 。
可是 , AI商业化并非易事 。 一家AI企业创始人此前对铅笔道分享自己感受:“AI创业 , 死亡随行 。 ”其核心原因就在于技术投入高 , 但是赚钱难度大 。
就目前来看 , AI的商业化落地场景比较集中 , “AI四小龙”都在安防、金融领域进行竞争 。 大方向的“异曲同工” , 部分垂类业务的重合 , 使得竞争者之间从避免同质化走向了同质化 。
当然 , AI难赚钱的局面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 “四小龙”虽然拥有非常强悍的技术实力 , 但在市场上用来招揽客户的 , 往往是比较朴素的大众化产品 , 很难实现非常高的利润 。
【一群科学家用7年干出1个IPO:120亿美金】换言之 , 虽然AI技术正在高精尖方向快速迭代 , 但市场上的需求还是比较低端 。 “比如商汤的困顿来源于愿景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 当下的AI技术无法实现平台型的商业模式 , 而碎片化的定制场景无法支撑过高的估值 。 ”
一位“四小龙”其中一家公司的员工表示 , “四小龙”尚未盈利主要是行业本身特点和技术受限所致 。
- 怎么养好松狮狗
- 九阳豆浆机价格多少一台家用 九阳豆浆机的价格
- 应用狗狗牵引绳的八大益处
- 目前的科学家能证明的轮回存在么?
- 大家用过什么减肥产品,对产品有什么了解?
- 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博士点落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年,一群科学家干出1个IPO:120亿美金
- 汪品先:若建成深海博物馆,上海将在世界科学界亮起“东方明珠”
- 全国首个量子科学与技术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花落中国科大
- 中国家用空调十大排名 中国空调排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