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便干燥属于便秘吗?该怎么办?

(文 小孙大夫)还是一名准妈妈的时候 , 泡遍各种教育类公众号 , 满心盘算着是该先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还是用诗经的韵律滋养娃的国学胚芽?然而 , 孩子出生后才发现 。。。之前是我想多太多了 , 一个新手妈妈的真实生活现状就是陷于吃喝拉撒的困局中无法自拔 。

孩子大便干燥属于便秘吗?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孩子大便干燥属于便秘吗?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孩子n(n≥1)天没拉屎了 , 不会是便秘了吧?!”应该是每个妈妈心头都曾经萦绕过的问(e)题(meng)吧!今天我们就聊一下这个有味道的话题 。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便秘了?
看过我们之前关于孩子牙齿损伤文章的亲们可能还记得我们讲过小儿疾病诊断的复杂性 , 所以 , 面对同样是n天不拉屎这个问题 , 不同阶段的娃我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
对于还吃母乳的小宝宝来说 , 有一个“攒肚”现象 , 就是宝宝出生一个月后 , 随着消化吸收能力提高 , 剩下的能形成便便的原材料就变少了 , 要攒上几日才能凑够一波 。因为母乳特别好吸收 , 所以全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攒肚」现象 。宝宝攒肚的时候是一点也不难受的 , 所以 , 对于小宝宝 , 只要好吃好睡 , 精神状态、体重增长都正常 , 就算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不拉屎 , 也不用担心 , 静待(菊)花开便好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 , 对于不足月的宝宝如果没有足够的排便 , 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是否便秘 , 而是喂养不足(这四个字又是多少母乳妈妈的噩梦 , 这里就不展开了) 。
母乳含有水溶性纤维素——低聚糖 , 能增加粪便的水分 , 防止便秘 , 因而全母乳宝宝很少会便秘 , 如果真是有便秘表现 , 最好及时就医 。
那么对于大宝宝呢?对于纯奶粉宝宝呢?两天不拉屎就不对劲了吗?三天就大事不好了吗?我们先看看国际诊断标准怎么说 。
罗马IV标准提出:
不大于4周岁的婴幼儿必须包含至少以下两种情况并持续1月以上方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 , 有大量粪便潴留 , 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 , 大直径粪便 , 以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 。进行过如厕训练的婴幼儿可应用额外标准:如厕技能掌握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 或有排粗便堵塞马桶史 。
4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排除肠易激惹综合症后 , 必须包含至少以下两种情况并持续1月以上方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 , 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 有憋便姿势或过多刻意憋便 , 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 , 以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 , 有排粗便堵塞马桶史 。
这个诊断标准非常专业 , 但是可能对部分家长来说不好掌握 , 那么从家长实操角度我们主要观察近一个月内的三个指标:
排便频率——是否小于等于每周两次 , 或者周期较之前明显拉长 。
排便时孩子的表现——是否过度用力 , 小宝宝腹肌尚在发育中 , 并且躺着排便没有重力帮助 , 憋的满脸通红也是正常的 , 但是大宝宝排便时满脸通红 , 满头大汗就需要注意了 , 任何时候表情痛苦或伴有哭闹都是不正常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