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这个行业怎么样 相互保是什么行业

相互保是什么行业(相互保这个行业怎么样)12月28日 , 相互宝发布公告称 , 为更长远保护所有成员权益 , 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 , 将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 。 自公告之日起 , 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 , 用户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全新保障方案 。
目前 , 相互宝成员规模约7500万 。 为了妥善安置如此庞大规模的用户 , 相互宝给出了怎样的关停方案?
后续分摊金全部由平台承担
根据公告 , 自公告之日起 , 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 , 后续产生的所有互助金将由相互宝承担 。 这意味着 , 原定于12月28日扣款的分摊金及2022年1月的两期分摊会 , 都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 用户无需分摊 。
公告同时显示 , 关停前不幸患病成员 , 仍可自初次确诊之日起180天内(含180天)继续向相互宝平台申请互助 。 相互宝平台将根据现有互助规则审核 , 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 无需成员分摊 。
网络互助行业谢幕倒计时
互助形式在国内具有社会实验、探索的性质 。 2011年 , 国内诞生了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抗癌公社” 。 2018年10月相互宝出现 , 国内网络互助行业真正发展起来 。 相互宝创新性地提出“实名制”、“先保障后分摊”、“无资金沉淀”等模式 , 上线一年 , 参与用户就超过1亿 。 其中 , 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相互宝模式的“成功” , 也吸引了美团、360、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 过去几年 , 据不完全统计 , 国内互助计划累计救助的重病人数大约在20万人以上 。 以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 , 在提高老百姓的保障水平、普及健康保障意识等方面 , 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
尽管具备很高的性价比 , 但网络互助始终有其局限性 。 这也让网络互助始终没能成为主流保障模式 。 更为关键的是 , 互助计划不是保险 , 自诞生以来一直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行业规章 。
成员可低门槛转投保险产品
公示信息显示 , 相互宝目前还有7500万成员 。 根据2019年底南开大学对4.2万名相互宝成员的调查 , 76%受访者加入相互宝的原因是“担心得病 , 多一份保障” 。 可见 , 相互宝成员的最主要需求是大病保障 , 关停后 , 这7500万成员以后可以选用怎样的保障呢?
对此 , 相互宝在公告中建议成员根据自身保障需求 , 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 。 笔者在相互宝页面看到 , 成员如选择参保相关一年期重疾险 , 无需重新计算等待期 , 无需重新健康告知 , 并且还有3个月的免费期 。
【相互保这个行业怎么样 相互保是什么行业】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教授表示 , 对于相互宝这样用户规模的互助计划来说 , 在做好后续工作的同时 , 充分考虑用户健康保障的延续 , 建议用户自主选择全新保障方案 , 是最负责任、也最稳妥可行的办法 。
虽然偌大的互助计划关停让人唏嘘 , 但对于相互宝的成员来说 , 三年之后 , 他们在市场上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 。 就在这一两年里 , 国家在基础医疗保障之外 , 拿出了更多专项措施来为老百姓增加健康保障 , 比如各地纷纷推出的“惠民保”产品 , 政府背书 , 门槛低价格也低 。 所以 , 网络互助们 , 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