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癌症该不该告诉他实情

是人都会有生老病死,人到了年纪死亡是早晚都要面对的事情,而让老人更加有尊严的离去也是一种选择,对于老人来说,到了生命的尾声,病人往往想的是自己还能够做些什么,还有哪些可以弥补,还能够留下些什么,做完这些然后安然离世对他们来说其实才是最好的选择 。
不知道自己为何而走的爷爷“因为之前的病房住太久了,所以要换到这个新病房!”“这是准备出院的病房!回家之前,要先让医生做一个总评估 。” 当家属不愿意让病人得知病情,会对长辈说些善意的谎言 。
临床中有位爷爷,因为家人忙碌,很少到医院探望,经常让他一个人待在病房,不免就会胡思乱想 。“我到底是生什么病?”病人打从第一天进院的时候,抓到人就追问 。“这次为什么住院住这么久?”面对爷爷频频追问,医护人员也十分为难 。
因为家属不让病人知道病情,所以病历上注记“不要告知病情”,虽然曾经和家属讨论是不是可以循序渐进地让长辈知情,但家属就是不接受,觉得反正时间不多了,该处理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所以不愿让病人知道详细情况 。
虽然得不到答案,老爷爷却已经有了死亡觉知,几天之后他就说:“我是不是快死了?”“爷爷你怎么会这样子想呢?对于死亡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感觉?”由于不能讲病情,医护人员只能询问他对死亡的看法 。
爷爷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其实并不会避讳死亡,即便如此,家属仍旧不愿意告知真相 。再过几天,爷爷的体力更差了,他不再问说:“我是不是快死了?”反倒跟医护人员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当年我妈妈生病的时候,卧床了五年,到最后一年的时候,全身骨头都挛缩变形了,我看妈妈那时候活得非常的痛苦, 所以到最后一年,我祈求大妈(妈祖)带走她!”讲完这个故事,他又补充一句:“我现在也祈求大妈(妈祖)带我走……” 对于家人经常不在身边的病人,内心其实存在着许多冲击,不到两个星期,爷爷从不知道病情,期待能够出院,转而知觉到“快死了”,再到“祈求大妈带走他”,对于生命和身体状况的感知,呈现出阶段性的转变 。
就在讲完希望大妈(妈祖)带他走的隔两天,他就进入了长时间的昏睡,醒来时也是呈现一片茫茫然 。遗憾的是,子女们最终还是没有告诉爷爷真相…… 希望大妈能够启发也安慰爷爷的子女们,让这样的遗憾成为过去式 。

老人得癌症该不该告诉他实情

文章插图
遗憾的事,错失情感的传递“善别”与“善终”的关键,在于彼此的沟通,“善别”、“善终”不是仅指最后的时间点,而是一段历程,彼此之间能够把握机会,不要有所隐瞒,坦白把想讲的话告诉对 方,反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
因为这将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互动,有太多案例演变成复杂性的悲伤案例,关键都在于最后那段历程,有着太多的隐瞒,许多话都来不及说,于是在每个人的心上留下很大的缺憾,有些病人在辞世前与家属稍做道别,但终究还是来不及把话讲完、把情诉尽,所以 假使能够“尽早讲”,甚至多谈一点都会比较好 。
上段提到老爷爷的案例,让人感到相当可惜,因为安宁医疗人员不断对他的子女说: “其实爷爷已有心理准备了,他可以面对,你们要不要让他知道真实的状况?”
爷爷其实都已经知道了,爷爷内心的纠结正是:“你们为什么都不明白跟我讲?”告知是一种交代,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身为子女的常常认为,反正老人家年纪那么大 了,所有的事情都帮他安排好了,但这是“事情的安排”,老人家的心情却没有被照顾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