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2020年 , @吴奇敏华健紫砂工作室 入驻抖音 , 发布的视频多为紫砂壶的制作流程以及历史底蕴 。 华健称 , “在生活物质上面 , 我们应该回报紫砂 。 就是用作品说话 , 就是把东西做好 , 创作几件传世的精品 , 不辜负自己 , 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 同时也希望借助抖音平台多多宣传 , 让紫砂为大众所熟知 , 达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
华健、吴奇敏夫妇今年已经57岁 , 制作紫砂壶的步伐已然放缓 , 他们把更多的舞台留给了年轻人 。 在华健、吴奇敏夫妇的工作室内 , 现在有三四十位学徒 , 他们变成了制作紫砂壶的主力军 。 华健、吴奇敏夫妇的孩子也继承了二位的衣钵 , 从事紫砂人物志的宣传工作 , 继续为推广传承紫砂身体力行 。

文章插图
景德镇“瓷三代”:从学习到创新
余寅 , 90后 , 生于粉彩瓷器世家 , 景德镇名窑口艺林堂堂主 , 艺林堂的第三代传人 。
艺林堂由余寅的爷爷创建于1953年 , 至今已经有68年的历史 。 余寅的爷爷曾是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东风瓷厂的窑炉设计总工程师 , 爷爷奶奶都擅绘粉彩 。 八十年代 , 余寅的父亲接管了艺林堂 。 两代人 , 全都制心一处 , 钻研粉彩瓷 , 在业界享有盛誉 。 2012年 , 余寅回到景德镇 , 正式接手艺林堂 。
在离开景德镇上大学之前 , 余寅从未想过自己会从事陶瓷行业 。 在儿时余寅的眼中 , 粉彩瓷只是家里的一项生计 , “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
2008年 , 余寅离开景德镇 , 去上海读大学 , 念的是艺术设计专业 。 离开故土的余寅发现 , 外人看陶瓷的眼光跟景德镇当地人是不一样的 。 “因为从小就在这个环境里长大 , 家里很多人都在做这个 , 家家户户也都有作坊 , 会觉得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 ”
大一之后余寅就选择退学 , 回到景德镇跟着父亲学习粉彩瓷 。 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 , 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它是皇家宠儿 , “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鲜娇夺目 , 工致殊常” , 被称为东方瑰宝 。

文章插图
学习粉彩瓷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 余寅称 , 从陶瓷的原材料到陶瓷的拉推力坯成型、补水烧具再到粉彩的绘制、填色点染、洗染接色 , 打底套色、落款烧炉等 , 一共有72道工序 。 “古代有句话叫‘过手72方可成器’ , 指的就是要经过72道工序才能做成一件瓷器 。 现在经过我们简化再简化 , 也至少有30多道 。 ”这些工序中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 , 整个就要卷土重来 。 这就导致粉彩瓷的成型率极低 , 一个杯子制作完成就要2-3个月 。
设计与成型也是一大难题 。 设计之初往往不能预判最终瓷器的成型走向 , 力坯修坯的厚薄、最后的烧成等都直接影响瓷器的稳定度和造型变化 , 成品与最初的设计理念有出入是常有的事情 。 综合下来 , 粉彩瓷的成型率只有65%-75% 。
余寅坦言 , 经常做陶瓷的人呼吸节奏和手都跟平常人不一样 。 “陶瓷画师们如果呼吸离瓷器太近 , 就容易产生水珠 , 油性颜料就画不上去 , 所以他们都会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拉坯力坯的陶瓷师傅则每天跟瓷胎打交道 , 手部会受潮 , 冬天容易裂口子 。 ”
尽管学艺过程枯燥且辛劳 , 但跟其他人相比 , 余寅仍是幸运的 。 在经验优先的陶瓷行业 , 完全掌握技术及管理 , 大约需要20年 。 而余寅出生于在陶瓷世家 , 从小耳濡目染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原材料加工技术 , 学习起来自然比一般人要快得多 。 再加上团队的主创人员有20%由余寅的父亲传承而来 , 这让余寅管理起来轻松不少 。
- 阿里文娱发生工商变更李巍担任法定代表人
- 100平简美风舒适悠闲又美观,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 苹果激活查询公众号 苹果激活查询官网网址在哪里
- 金毛耳朵里面如何保养?如何清洗
- 腾讯NBA主播里你最喜欢谁?
- 电影紫日里的日本女孩 寻.电影《紫日》中3个主角的扮演者?
- 放屁又臭又响是怎么回事?居然是这里有问题
- 来姨妈了适合做keep里的瘦腿训练吗?
- 阿里巴巴免费推广软件 自动推广软件有用吗
- 支付宝里蚂蚁森林天天用能量保护罩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