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版随心飞密集返场,航司与用户谁是赢家?

数据显示, 双十一期间, 8家航空公司随心飞产品累计销量超10万件 。
今年年初,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 民航市场逐渐回暖, 去年大火的“随心飞”似有淡出之势 。 不料进入下半年, 暑运落空、客运需求低迷, 各家航空公司不得不再次打出“随心飞”这张牌 。
自10月中下旬至今, 已有南航、海航、深航、中联航等近10家航空公司推出新版“随心飞”, 丝毫不亚于去年首波热潮 。 然而, 在近期疫情频发、出行受限的情况下, 用户还能“随心”兑换航班吗?这款产品能否像去年一样, 成为民航市场的“强心针”?
航空公司更谨慎了据界面新闻了解, 近期共有八家航空公司在飞猪平台上销售随心飞类产品, 包括山东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中国联合航空、深圳航空、祥鹏航空、长安航空 。
飞猪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 双十一期间, 这八家航空公司的随心飞产品累计销量超过10万份, 其中山东航空的“魔毯3.0”在预售开场24小时内成交额突破亿元 。 目前, 多数航空公司的随心飞产品已宣告售罄, 只有中联航和深圳航空仍在返场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根据这组数据粗略计算, 山航的“魔毯3.0”每套售价3299元, 按1亿元销售额算, 约售出3万套, 其余7家航空公司共售出7万余套, 平均每家销量为1万套左右 。
据《晚点财经》此前报道, 去年国内共有数十家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产品, 销售总量高达60-80万份, 合计销售额超过20亿元 。 对比之下, 今年市面上的随心飞产品数量及实际销量明显缩水 。
除了减少发售数量, 各大航司今年在产品设计上也更为谨慎 。
首先是适用期限缩短, 最短的为海航, 仅2个月左右;南航“快乐飞”限期3个月;只有山东航空不减反增, 期限长达近7个月 。
今年一季度, 南航、深航曾推出双城旅行卡和城市悠游卡, 国航发布了敬老权益卡等 。 这批产品的共同点是期限更短、客群更细化,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更具灵活性、可控性更强 。 近期面世的“3.0版”随心飞延续了这一策略, 很少再有6个月以上的适用期 。
同时, 部分产品的适用区域也缩小了, 例如春秋航空“想飞就飞”不再推出全国版, 只能兑换特定城市进出港航班;海航“欢聚自贸港”产品去年覆盖旗下12家航空公司运营的海南进出港国内航线, 现在只支持海南航空和大新华航空两家航司实际承运的国内自营航线 。
在规则设计方面, 航空公司也结合自身经验, 做出了不同的调整 。 南航去年曾因投放座位数量不足引发争议, 今年新推出的产品便增加了一条规定:如因疫情等不可抗力造成相应航班大面积调减, 期间可兑换座位可能不足2万个, 对此南航不承担相应责任 。
而春秋航空经历过石家庄基地、扬州基地停航, 也增加了相应的规定:若区域内任意机场因疫情或不可抗力原因停航超过1个月, 可申请退还剩余的套票金额 。
“薅羊毛”还是“被薅羊毛”去年, 购买随心飞的用户最关心的话题是“能薅多少羊毛”, 但随着近期新一轮本土疫情传播, 北京、辽宁、江西、上海等多个省市受到波及, 用户需要担心的问题变成了“能不能用得上” 。
10月31日起, 民航开始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多家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增加运力投放, 全国客运航班每周90781班, 同比增长7.3% 。 但另一方面, 由于国内多个省市出现疫情反复, 当地政府纷纷呼吁非必要不外出, 如必须离省, 也要经过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等防控程序 。
如此一来, 航空公司计划好的运力超出实际市场需求, 航班取消率不断攀升 。 航班管家周报数据显示, 11月以来, 民航平均执飞率不足50%, 且执飞率持续下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