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烧钱要加油

毛利率转正之后,净利润率何时转正?
11月29日,理想汽车发布最新一季财报 。 至此,国内造车新势力TOP3“蔚小理”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已全部出炉 。
营收端,蔚来以人民币98亿元居首,理想77.8亿元排在第二,小鹏垫尾,为57.2亿元 。 三家均实现了营收同比翻倍的增速 。
本季度内,理想、小鹏、蔚来交付量分别为2.57万辆、2.51万辆和2.44万辆,蔚来从上季度的第一下滑至第三 。

“蔚小理”烧钱要加油

文章插图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交付量趋势
(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图源:智东西
销量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拉开三家营收差距的主要因素是车辆平均售价的不同 。 财报显示,蔚来整车平均售价在43万元左右;理想唯一一款车型理想ONE为33万元;小鹏两大在售车型中,P7为20万元左右,G3维持在20万元以内 。
但“蔚小理”仍未摆脱亏损状态 。 其中,小鹏以创纪录的15.95亿元净亏损额排在第一,然后是蔚来的8.35亿元、理想的2150万元 。
根据三家公司给出的第四季度业绩指引,对于2021全年营收,蔚来预计将达到356亿至363亿元,小鹏195亿至199亿元,理想252亿至258亿元 。
年交付量端,蔚来预计达到9.0至9.2万辆,小鹏9.1至9.3万辆,理想8.5至8.7万辆 。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助推新能源汽车大环境向好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对三家公司的亏损扩大或者销量下跌,都抱以乐观心态 。
截至11月30日美股收盘,理想股价上涨6.42%,市值356亿美元;小鹏股价上涨0.49%,市值440亿美元;蔚来股价上涨1.18%,市值644亿美元 。
长桥海豚投研在分析中指出,理想领先蔚来和小鹏实现Non-GAAP(非美国会计准则)口径的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双双转正,是推动其股价大涨的核心原因 。
财报显示,理想上季度的Non-GAAP经营利润为2.6亿元,上年同期为经营亏损4500万元,第二季度为经营亏损3.7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3.4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600万元,第二季度为净亏损6510万元 。
但放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领跑者特斯拉已经保持了连续九个季度盈利的记录 。 更多后来者,如科技巨头小米、百度们,正在加速布局新能源车赛道,有望在3~5年后与“蔚小理”展开正面较量 。 这对于还在烧钱换规模的“蔚小理”都是不小的压力 。
截至三季度末,蔚来、小鹏、理想现金储备分别达约470亿元、453.6亿元、488.3亿元 。 接下来考验三家公司领导层的是,如何将钱花在刀刃上,打造出品牌的差异化认知 。
A“蔚小理”的季度业绩各有亮点,同时也有自己的难题 。
第三季度,理想成为三家公司中净亏损最少的一家,为2150万元 。 这里面既有理想只有一款在售车型,整体营销成本相对更低的原因,也脱不开理想创始人李想在成本开支上的克制 。
与小鹏、蔚来相比,理想上季度的研发支出和销售费用都是最少的,整体毛利润率达到23.3%,高于蔚来的20.3%和小鹏的14.4% 。
然而,资本市场对于勉强跨过盈亏线的理想,仍然存在不少疑虑,理想的市值目前也是“蔚小理”最低的一个 。
“蔚小理”烧钱要加油

文章插图

理想one
目前,理想只有单一车型,同时采用增程式油电混合驱动 。 这种模式帮助理想汽车在净亏损和毛利率方面暂时领先,但外界显然希望看到,理想在纯电动汽车和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的更多进展 。
小鹏第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再次超越蔚来,花费12.6亿元 。 作为“蔚小理”中营收最低的一家,小鹏将重心压在了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