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李斯是不是一个悲剧的历史人物?( 二 )


一日 , 他精心准备好一套说辞拜见了秦王 。他说东周衰落 , 诸侯们彼此征战 , 而秦国逐渐强大 , 正是消灭六国统一大业的好机会 。一番话正中秦王心意 , 由此李斯被认命为长史 。
此后 , 他又向秦王送上了离间计 , 即离间各国君臣的计谋 , 并收到了绝佳的效果 , 为秦统一六国扫除了一定的障碍 。
正当李斯干得热火朝天之时 , 秦国内部却发现了来自韩国的奸细 。秦国的贵族和大臣都认为 , 他国的能人志士来到秦国 , 名誉上是投靠 , 暗地里是游说 , 这些人将来是秦国的大隐患 , 并请求秦王将这些人都驱逐出境 。于是 , 秦王照办了 。
作为客卿的李斯 , 宏图还没展开 , 就要走上被驱逐的命运 。他心有不甘 , 于是便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 主要内容就是说 , 秦王赢政之前的四位君王 , 都是重用客卿 , 才得以让秦国逐步强大 , 而且秦后宫的奇珍异宝和美女也是来自各个国家 。你不能只喜欢各国上贡而排斥各国的贤才呀 , 这可不是有一统天下之志的君王所为 。
再者说 , 地不分南北 , 民不分国别 , 成就大业的君王只有爱百姓和贤才 , 才能显示出他的圣明 。相反 , 则是为他国做嫁衣 , 把这些贤才拱手让给了别国 , 这是为敌国效力呀 。
秦王最终听取了李斯的建议 , 继续重用他 。二十多年里 , 李斯的官职一直升到了丞相 , 他协助秦始皇修定律法 , 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等 , 成为秦朝著名的政zhi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 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
狐疑犹豫中 , 与赵高合谋篡位秦始皇的身边还有一位大臣 , 也深得秦王的信任 , 这个人就是赵高 。
赵高为中车府令与符玺令 , 他跟随秦王前后 , 为秦王安排车马 , 关键还为秦王保管调兵的凭证符和皇帝的大印玺 , 代为传达秦始皇的命令 。
公元前210年 , 秦始皇巡行出游 , 行至沙丘(河北邢台)染重病驾崩 。在重病之时 , 秦始皇留下遗诏 , 让大儿子扶苏继承王位 。当时陪在秦王身边的人有赵高、李斯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
作为秦王的亲信 , 真实的遗诏只有赵高知晓 , 蒙在鼓里的李斯 , 在秦王死后 , 做得diyi件事就是封锁消息 , 由于秦王生前没有立太子 , 他担心皇帝驾崩消息一出 , 引发动乱 。于是他制造出皇帝养病的假象 , 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安排皇上饮食 。
而赵高则开始游说胡亥 , 因他与胡亥私交甚厚 , 且胡亥年幼无知 , 他希望由胡亥继位 , 以延续自己在秦朝的地位 。胡亥认为 , 如果篡位 , 于兄长扶苏来说是不义 , 于父亲是不孝 , 于自己是无能 。这三样都是大逆不道之举 , 无法信服于人 , 倒会招来灾祸 , 于江山社稷不利 。
而赵高却把这说成做大事不拘泥于小节 , 行大德不必再三推让 , 说服了胡亥 。之后他又去游说李斯 , 真相和假想都说与了李斯 。李听后认为这是亡国言论 , 赵高同样以切己利益为诱饵说服了李斯 。他说如果公子扶苏继位 , 必然任用蒙恬为相 , 到时你只能告老还乡 。而如果胡亥登上王位 , 我们就是功臣 , 将会世代封候 , 惠及子孙后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