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

态度转变背后 , 是北京希望借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东风 , 成为新的“汽车城” 。
看着蔚来一路走高的股价 , 北京经开区的内心或许稍有了一点安慰 。
在9月初小米汽车完成了登记住所位于亦庄的工商注册后 , 11月27日 , 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 , 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 , 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 , 以及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 , 两期产能各为15万辆 , 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量产 。
尽管在雷军的心中 , 可能对武汉有着更深的情感 , 但在错失蔚来、极星中国总部再无进展后 , 亦庄终于在小米争夺战里笑到了最后 。 毕竟 , 在小米宣布造车的消息后 , 小米汽车的落地选址就成了众多城市争抢的蛋糕 。
【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其实地方争抢汽车产业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 即便最近几年 , 一些项目的大干快上最后落下了一地鸡毛 , 但大多数时候 , 整车基地的落地就意味着庞大配套产业链的引入、众多就业机会的解决以及丰厚的税收回报 。
亦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 更何况有着北京要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 , 不然也不会在当年向蔚来伸出橄榄枝 。 只是那个时间点上 , 也许是蔚来的命悬一线让亦庄没敢最终投下赌注 。
但两年过后 , 和蔚来市值一起一飞冲天的 , 是整个智能汽车的新赛道 , 而拿下小米 , 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
事实上 , 对于北京和亦庄来说 , 在传统时代里与长春、上海这样的“汽车城”相比尚存差距 , 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到来 , 格局或许将有新的变化 。
01 小米与亦庄的天时地利人和北京亦庄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几句表述:

“《合作协议》的签署 , 将进一步加速经开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 助力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 ”
“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 , 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 , 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 , 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 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 , 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亦庄与小米 , 相互成就 。
北京经开区是北京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高地 , 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是区内4大主导产业之首 , 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汽车产业已实现产值1466亿元 ,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 。 围绕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 , 布局了包括采埃孚、德尔福、海纳川等数十家配套企业 。
错失蔚来后,亦庄没有再失去小米

文章插图

戴姆勒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不久前在亦庄启用
同时 , 北京市在今年年初先后发布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 , 对新能源和高端汽车产业提出了明确的支持 。
在汽车产业之外 , 经开区另3大主导产业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 , 具体到通讯、显示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 , 同样都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所需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