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部分餐饮品牌包括九毛九,在经营上都遇到了瓶颈 。 随着竞争加剧,管毅宏认为小而美才是更适合未来的市场发展 。 什么产品合适?思来想去,他认为理想的模型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要好吃;第二,产品不能多,多了就做不好;第三,标准化程度要高 。 只有具备了这三点,才能营造良好的顾客体验,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要按照这样的模型,去找一个大单品市场 。 管毅宏将目光瞄向了酸菜鱼 。 
管毅宏细细研究之后就发现,除了产品力强以外,酸菜鱼有三大优势十分吸引人:第一,食材健康,出餐快,符合消费趋势;第二,重口味,有记忆度,合年轻人的胃口;第三,国内鱼的供应链很稳定,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 。 
老实说,一开始界内几乎没有人看好这种模式,因为风险太高,谁愿意把所有的宝全都压在一条鱼身上呢?可是谁也没想到“太二”以颠覆传统之势推出“酸菜比鱼好吃”,很容易触动消费者的神经和味蕾,并以“太二文化”赢得年轻人的追捧 。 “只卖鲈鱼”,“只提供一种辣度选择”,“只接待4人以内的客人”等这样奇葩得很大胆的店家规定,居然如此受欢迎 。 太二专注于做面向年轻人群的酸菜鱼,走的是网红路线 。 这条格外“任性”的酸菜鱼,既带给消费者别样的体验,又因此提高了翻台率,还降低了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中国酸菜鱼餐饮市场收入预计将以33.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4年将达到705亿元 。 太二找到了符合消费趋势的第二增长曲线 。 

文章插图
风靡之下有何隐忧?太二2020年营收为19.62亿元,同比增长53.6%,占总营收的72.3% 。 九毛九营收为7.16亿元,占总营收的26.4%,两者为九毛九带来了98.7%的营收 。 疫情下,九毛九的营收还能实现微增,这要归功于太二的广受欢迎以及太二自2月底开始提供外卖服务 。
然而,虽然太二为九毛九带来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份成绩背后,我们也窥得一些隐忧 。 尽管“酸菜鱼”市场广阔,但毕竟是一道单品,对于整个餐饮业来说,尤其是经常拿来和九毛九做比较的海底捞,其火锅品类在整个餐饮市场中占比为 14% 。 而酸菜鱼还是太小众了,九毛九招股材料显示,中国酸菜鱼市场在2018年总收入达人民币123亿元,占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的0.3% 。
此外,太二虽然有着很高的翻台率,这来自于太二酸菜鱼在经营上的一些巧妙设置 。 “苛刻”的规定,配上热血漫式的年轻化餐厅设计,使得太二成为具备了话题传播潜力的“网红”,也提升了翻台、翻座的效率 。 但值得注意的是,太二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8降至现在的3.7,虽然不可否认会有疫情影响的因素,除去疫情对于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影响,当某个单一品类迅速发展起来后,市场难免出现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竞争也随之加剧 。 姚酸菜鱼、鱼事渔刻、鲈迅酸菜鱼等品牌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也会替代太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影响太二的市场额份 。
太二以自己的姿态,与年轻人的精神达到共鸣 。 这是一群爱好尝鲜,愿意花钱的消费者,但也是一群善变的消费者,消费者的口味习惯、消费兴趣变化得实在太迅速,前几年还在购物中心里火得不行的烤鱼,近些年已鲜少被提及 。 网红餐厅该怎么一直红下去,这是太二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
九毛九的继续突围九毛九这二十几年来,总在寻找着细分市场的机会,从西北菜到酸菜鱼、煎饼果子,在冷门赛道中左突右杀 。 如今,九毛九终于向餐饮界最大的赛道——火锅进发 。 《2019-2025年中国火锅餐饮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锅业实现收入8757亿元,较2014年增长超52%,占全国餐饮业收入(42716亿元)的20.5%,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 。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9600亿元左右,2020年突破万亿 。
- 两部门: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电商平台等销售“三同”产品
- 惨淡收场?美国“网络星期一”网购历史上首次下滑
- 美团公开“资源转移结果的获取方法、装置”专利
- 美银证券上调Square评级至“中性”目标价221美元
- 贵州 “马蜂窝旅行者之选”2021年度颁奖礼在贵阳举办
- 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小弟”——防水材料
- 备孕期间,哪些食物号称“天然避孕药”,夫妻想要孩子最好别吃?
- 如何在减脂过程中选对“运动处方”?
- 九牧王男装冬装 淘宝男装“新品”商品管理规范麦司奇男装
- 三季度业绩大增股价却持续走低,京东方被面板价格下行“阴霾”缠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