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3:贝特瑞天然石墨价格与行业对比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36氪整理
在人造石墨方面,贝特瑞进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海外电池厂商技术路线也开始向人造石墨转变,下游需求的激增,带动主供应商贝特瑞人造石墨扩容 。 目前,公司已经挤入第一梯队,2019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仅落后于江西紫宸(17%)、杉杉(14%)和广东凯金(14%) 。
整体看,公司人造石墨尚处于加速扩产期,已逐渐导入了松下、SK、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国内外核心供应链 。 2019年开始,人造石墨出货量陆续超过天然石墨,录得营收13.48 亿元,同比增长 48.29%,成为负极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
除了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外,公司也在硅基负极和复合型材料方面有明确规划,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硅碳负极量产的企业 。 2013年公司的硅碳负极已经通过了三星的认证,切入其供应链体系;2017年进一步得到松下认可,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 。 受益于特斯拉对硅碳负极的应用突破,2019年公司硅碳负极收入已达到5.3亿元 。

文章插图
图4:贝特瑞负极材料产线布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高工锂电、36氪整理
综上所述,目前贝特瑞在负极材料领域具备多技术路线的布局优势,且每个细分领域均做到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 那么这种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布局,究竟给其业绩带来了怎样的优势?
复盘电池材料发展史,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主要取决于动力电池厂商的技术路线选择和下游汽车市场的具体需求 。 就目前市场上负极材料的主要格局来看,由于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技术选择尚未统一、且市场对于高、中、低端车型均存在需求,这就导致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基材料等各有受众,整体处于多元并进的格局下 。

文章插图
图5:市场主流车企和电池厂技术路线对比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36氪整理
展望未来,结合材料特性和下游市场需求观察,根据申万宏源预测,中短期内,负极市场仍将处于持续分化下,但受益于中高端车型需求量的提升,人造石墨材料有望进一步扩容成为市场主流;长期而言,受益于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硅基和复合型材料将成为技术发展方向 。
综合来看,未来在产业的不断成长过程中,像贝特瑞这样拥有天然、人造石墨、硅基多重产业链布局的负极材料龙头企业,将会具备领先于同行的理解能力,最大可能降低市场扰动,在行业更新换代中最先受益,逐步实现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充分享受动力电池发展的行业红利 。
作为负极领域的绝对龙头,贝特瑞的基本面并不亚于主板和科创板上市的容百科技、璞泰来、杉杉股份等同行,那么为什么贝特瑞会选择北交所?未来是否存在转板的风险?
贝特瑞是A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安的子公司,中国宝安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有贝特瑞68.36%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最高权益和表决权 。 作为中国宝安的核心资产之一,贝特瑞为其贡献了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正因如此,如下表所示,使得贝特瑞不能满足《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2019 年 12 月 12 日)中的几个硬性条件,丧失了直接在上证和深市场上市的机会 。

文章插图
图6: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部分内容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36氪整理
- 北交所要闻 | 液压动力单元产品公司“威博液压”成北交所首家过会公司,拟募资1.4亿元
- 松山湖将新添一芯片IPO企业,仅90名员工,武岳峰投资和欣旺达强势入股 | IPO观察
- 开撕,800亿锂电巨头陷电池燃爆风波,公司回应:恶意诋毁还欠款,已起诉
- 体育明星经纪观察:综艺晚会忙不停、商业报价涨10倍
- 北交所要闻|专业护肤“领头羊”递交申请,北交所或将迎来化妆品第一股
- 10天观察法可清除狂犬病毒?
- 北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首个项目;宁波菲仕技术科创板IPO被否;今年以来创业板和科创板已有167家终止上市路,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 9岁有赞发布数字化转型“10大观察”
- 我的日记300字左右 我的日记300字
- 奥斯卡之路“渐进”,中国电影“申奥”观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