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的螺蛳粉,不止好欢螺( 四 )


据鞭牛士了解 , 目前行业的卫生问题主要指向螺蛳粉行业的代工模式以及生产标准 。
“因为料包众多 , 供应链分散 , 部分料包会选择代工 , 甚至有些大品牌全线代工 , 代工是螺蛳粉行业最普遍的生产方式 。 ”知情人士李芷告诉鞭牛士 。
但代工模式增加了螺蛳粉生产的不可控性 , 一旦碰上需求激增的情况 , 代工的监管难度更大 , 食品安全隐患相应也就更多 。
此外 , 王元表示 , 绝大部分品牌螺蛳粉品牌使用的都是地方标准DBS45/034 , 该标准中对菌落数、大肠杆菌数并没有做出检测要求 。
“当标准中的要求越低越少 , 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越低 , 因此企业会选择符合该标准的最低标准进行生产 , 在该标准下 , 螺蛳粉中的不少调料包本身就存在细菌超标情况 。 ”王元告诉鞭牛士 。
据了解 , DBS45/034为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 。 根据官方通报 , 2019年 , 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方便食品82批次 , 其中不合格18批次 , 大多是柳州生产的螺蛳粉 , 存在菌落总数超标问题 。
“所有食品厂家都不敢承诺自己产品100%无质量问题 , 哪怕使用再多再先进的杀菌方式 , 就算完全灭杀料包中的所有细菌 , 但包装袋的材质本身就会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细微砂眼 , 破坏袋内的密封环境 , 从而使外部细菌进入 。 这是行业问题 , 目前无法破解 。 ”王元认为 。
速食螺蛳粉走向大众视野至今也不过十个年头 , 勉强算是行业的前期探索阶段 。 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其食品监管和相关生产模式并未跟上 。
面向用户的行业应该在用户需求中不断地“破”和“立” , 好欢螺事件中 , 不止好欢螺 , 全行业都在被瞄准 , 螺蛳粉行业的卫生问题亟待重视 , 行业监管也应该有更高和更标准化的流程 。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本文人名为化名 。 )
【爆雷的螺蛳粉,不止好欢螺】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鞭牛士”(ID:bianews8) , 作者:魏冰 , 编辑:何蕾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