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朗程方正浩:怎样抓住碳中和数字化方向的百万亿投资机遇 | 36氪To B下午茶第二期( 二 )


接下来我来讲一下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在这件事情上的一个整体思路 。
首先我们关注的在整个碳中和的周期和主题下到底哪些方向是最值得我们去布局和投资的 , 所以对我们来说要做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把“碳”和“能源”的消耗和释放从前端的生产端、到终端的使用、再到下游的碳的封存、捕集 , 做一个非常系统的完整的梳理 。 第二点是我们要在其中找到一些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 , 而且投资的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些方向 。
其实关于碳中和这个大主题 , 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没有太多的分歧了 , 从去年的三四季度开始到现在 , 碳中和的投资主题在国内属于一个愈演愈烈的状态 。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去年 10 月份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来看 , 整个碳中和的投资规模应该会达到一个百万亿量级的水平 。 另外 , 也结合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俊及高盛研究报告 , 同样提到了碳中和的投资规模均在百万亿人民币量级 。
那么作为VC来讲 , 我们重点关注确定性趋势下带来超额收益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 面向碳中和的投资方式包括债权、碳基金、信托、创投等 , 我们作为创投 , 其实就是找其中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和确定性最大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
在今年11月13号联合国COP 26 刚通过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 , 也意味着全球的碳交易大宗市场的打开 , 确定了多种低碳技术创新合作 , 各项低碳承诺也达成了共识 。 其实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开始 , 国内的各项政策也紧锣密鼓的出台 。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之后 , “去碳化”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 在这几个大的主题下 , 包括清洁能源、节碳减排、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 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碳交易、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首字母缩写 , 是提倡责任投资和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投资方式)等这些新的应用场景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新产品和新模式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过去的低碳路径主要是靠光伏、风电这些新能源的装机并网 , 但是像刚才极熵的孙总提到的 , 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并网对发电端、对电网、对电机运输、对终端其实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 。 随着能源供给的丰富 , 能源系统的复杂度也大大提升了 。
过去的能源行业 , 从上游的生产到终端的使用 , 其实大部分的高耗能行业和高能源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国企为主 , 但是随着新能源化的逐步推广 ,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游也出现了各类像隆基股份、阳光电源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 , 能源终端的新能源车企的市场化和民营化的趋势也同样是越来越越明确 , 整个系统从过去的垄断经营到混合经营之后 , 我们发现整个能源系统的复杂度也是在大幅度提升的 。
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受到了各类政策的推动 , 传统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方式受到挑战 , 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新能源装机提升来做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 , 是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和问题的 , 就像刚才极熵提到的在终端、在电网并网的时候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所以随着可持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提升 , 未来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成本的优势将会成为低碳转型增长的一个核心推动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