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最近网络诈骗案例 大学校园贷诈骗案例

大学校园贷诈骗案例(校园最近网络诈骗案例)“无诈校园——校园防骗计划”日前在中国政法大学启动 。 全国首个“防骗讲师团”首次亮相 。 讲师团成员将走进全国上百所学校 , 进行校园反诈、防骗的宣传和教育 。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 超5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过被骗经历 , 超过95%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学习过反诈骗知识 , 并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
校园诈骗有哪些常见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王立梅
目前 , 校园诈骗有5种常见形式 。
一是“校园贷”诈骗 ,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 。 部分学生可能有不正常的资金需求 , 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 , 用“低风险”“迅速到账”等话术诱骗学生进行高额借贷 , 通过利滚利令学生产生沉重的债务负担 , 同时犯罪分子不断催要债务 , 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
二是交友诈骗 。 犯罪分子通过相关交友平台获取学生联系方式 , 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 , 通过固定话术树立自身“人设” , 取得对方信任 。 在确立了交往关系之后 , 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 , 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 。
三是刷单诈骗 。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电子邮箱发布网络刷单广告吸引目标群体 , 多通过PS技术伪造营业执照以塑造真实的企业形象 。 通过给应聘者一两个较小额的刷单任务 , 吸引学生继续参与 , 然后以需要完成更多任务为由不予退还本金 。
四是招聘和兼职诈骗 , 多发生于求职季 。 利用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 , 以待遇优厚、工作轻松自由等为诱饵吸引学生 , 编造虚假的职位承诺 , 然后又以收取求职报名费、中介费、保证金、保密费等一系列费用进行诈骗 。
五是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 在热门游戏中寻找有出售游戏装备或者账号的事主(多为学生) , 添加其联系方式 , 确认相关的交易流程 , 指导其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注册 , 以提现失败、解冻需要充值等理由 , 要求事主进行多次充值 。 除此之外 , 还有饭圈应援诈骗、色情诈骗、快递诈骗、冒充学校老师等多发诈骗形式 。
在以上诈骗形式中 , 犯罪分子多是利用人贪图便宜的心理 , 常许诺给受害人虚假的财富和精神回报 。 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 , 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 , 个别学生经不住犯罪分子的诱惑 , 就会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
请您结合具体案例 , 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诈骗形式进行说明 。
王立梅
大学生小李想买一部最新款的手机 , 于是通过QQ群转发的广告找到了某公司的线上贷款平台 。 在提供了相关资料后 , 小李顺利办理了一笔5000元贷款 。 因无法按期归还贷款 , 导致利息越来越高 , 短短6个月 , 贷款从5000元增长到十几万元 。 由于害怕 , 小李瞒着所有人 , 直到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家人、朋友的手机上 , 家门口也被泼上油漆 , 并被写上辱骂和恐吓的字句 。 最终 , 小李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报案 。 当学生无法偿还贷款时 , 借贷公司或是主动为其介绍另一家借贷公司 , 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 , 使学生的债务越滚越多;或是采用电话恐吓、围堵拦截等方式暴力催债 。 “校园贷”严重威胁大学生及其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 甚至会导致大学生被迫离家出走、自杀等悲剧发生 。
贾某玩手机游戏时看到游戏大厅内有收购游戏账号的信息 。 事主添加对方QQ , 对方称要从网站“赶集 561平台”交易 。 事主进入该网站 , 注册账号后 , 将自己的游戏账号以1500元售卖 。 后对方通过QQ告知事主已购买 , 可以提现了 , 但事主提现时发现被网站冻结账户 , 客服提示称账户出错 , 需要充值1500.1元解冻 。 事主将1500.1元转账到客服指定银行账号 , 依然不能提现 , 客服又要求事主继续转账6000.1元 。 事主继续分两笔转账共6000.2元到指定账户 , 后客服和对方QQ均失联 。 事主意识到被骗后报案 。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通常有三个阶段 , 一是在游戏内寻找目标 , 二是要求诈骗对象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上进行注册 , 三是以提现失败为由要求其不断进行充值 。 受害者多是游戏玩家 , 学生群体较多 , 缺乏游戏账号或装备交易经验 , 不了解正规交易平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