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儿童哲学和教育-儿童教育哲学是指什么

新闻采访人员 徐萧
 
双减政策下,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然而我们该如何定义和理解孩子的综合素养?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其中体现东方价值观的特质?“儿童哲学”听上去是比“音体美劳”更为“无用”的教育,但它却可以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形成,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 。究竟这样的教育如何推广和落地? 为此,9月29日下午,“让思考力为人生奠基——一亩儿童哲学分级课程立项研讨会”正式在杭州一亩童书馆召开 。
 
在活动现场,众多专家共同探讨了儿童哲学教育对于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儿童哲学分级阅读课程对于幼儿园儿童教育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

如何看待儿童哲学和教育-儿童教育哲学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填补国内儿童哲学分级读物空白
 
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振宇在会上表示,“美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蒙特克莱尔大学儿童哲学促进协会就研发了全球第一套儿童哲学分级阅读文本,这是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分级读物,并配有详备的教师手册,而在中国的儿童哲学领域目前还是空白 。”在高振宇看来,国内当前出版的一些儿童哲学启蒙绘本或教材,都是一些拼凑性的随机性的内容,既不成体系,也没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
 
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理事长王俊认为,儿童哲学是哲学和教育学的融合,虽然国外发展得比较好,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没有一套可以依靠的权威理论,在中国怎么做也没有定论 。“儿童哲学不仅要求孩子,更要求老师,要求家长,如果老师没有达到这个能力,没有办法引导问题,要去上这个课是非常吃力的,因为儿童哲学目前没有固定的教案,它需要老师随机应变,所以把它细化,甚至制作一些标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王俊说 。
 
据悉,浙江省哲学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是国内第一个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俊在会上表示,希望能够把儿童哲学的学术研究力量、一线教学的实践力量和市场推广等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儿童哲学的发展 。
 
儿童哲学,不仅是儿童的哲学,更是老师的哲学
 
在此次研讨会中,杭州市西湖区的教研员沈颖洁和众多幼儿园的园长也一起参与了儿童哲学教育读本的研发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能够激发儿童和老师思考的分级阅读读物,作为教师的教育辅助资源,是非常好的 。
 
“我看到你们这个《机器人》读本,感觉非常受启发 。”前段时间,杭州市西湖区教研员沈颖洁在某幼儿园一个机器人儿童哲学项目活动上,对方与她讨论,说把握不好给孩子的课程,最后是落到一个纸板机器人的制作上,还是落到电线电路上,或者是落到一个编程的编写上,沈颖洁当时建议说课程的高潮不一定要落到制作上,可以落到思考上,比如我们希望拥有怎样的机器人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
 
“但是这本《机器人》最后的问题设计更进一步,它说‘当机器人什么都做了以后,人类还能干什么呢?’我觉得留下这样一种思考上,帮助孩子把思维拓宽拓深,它带给孩子的启发,远比一个纸糊的机器人来得好 。”沈颖洁说 。
 
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副园长陈琳认为,现在的教育,无论是从儿童的需求来看,还是从老师的需求来看,都非常需要儿童哲学的支持 。“我们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困惑,当他迷茫的时候,他需要的是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所以毋庸置疑,儿童需要通过儿童哲学发展思考力,来支持他未来的发展和人生道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