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分工,几万年以来,因生活地域和生产生活分工的不同,人们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集聚,共同抵御外来威胁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 。这些习惯长久影响并经一些本区域有威望的人加以整理传播形成约束条件和文化属性,譬如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等,对这些地域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经千年始终存在,因此我们不愿别人过多干涉自己的文化信仰,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尊重其他minzu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
古代游牧minzu天天吃肉,牲畜长成的速度能赶上吃的速度吗古代游牧部落天天吃肉是个被误读了几千年的一个谣言 。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风调雨顺没有冰雪旱涝灾病的话,一只羊养两年一百斤,出肉不过四十斤,一个能出一百个半牧半兵战士的部落,人口至少四百,人均一个月吃三只羊计算,一个月消耗羊只1200,一年就是一万五千只,两年吃掉三万只 。各个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minzu一般都有至少二十万控弦之兵,一百士兵及其家属就要吃掉三万只羊,二十万士兵得需要吃掉六千万只羊才能供养 。注意,这只是吃掉的,如果要延续羊群种群的话,存栏量应在二亿只以上才可能吃的起 。而直到2020年,随着各种高科技手段上线,我国全国包括西部,西北,西南以及东北东部各地的肉羊存栏量才不过两亿只而已,在遥远而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北方,可能会有这么强大的畜牧生产能力吗?所以,人们想象的古代游牧部落要天天聚众吃肉的场景只会出现在极少数重要节庆场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天天吃羊也是吃不起滴 。
那么,古代游牧部落靠吃什么维生呢?
其一,黄羊兔子麋鹿等野味 。《蒙古秘史》里写过铁木真一家被族人放逐后的生活惨况,家里那点牲畜兄弟几个可没好意思吃,而是四处打猎下套子来获取食物,好的皮毛还可以和游商换取盐、铁、茶叶、兵器、服装等物资 。事实上,游牧minzu更多的时候也是游牧猎minzu,形容一个武士弓马娴熟,最直接的体现不是在战场上,而是能在狩猎场上能给家人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及财富 。
其二,奶酪奶茶等奶制品 。古代没有冰箱冰柜,肉制品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得现杀现吃,有人说不是还有牛肉干吗?不是还有风干牛肉吗?古代北方风干牛肉是有,但制作风干牛肉所需要的盐可不常见,很多时候甚至比肉本身还要稀缺,所以,大批量制作风干肉,也就影视剧里敢这么头脑风暴吧 。而相形之下,奶制品则是牛羊提供给游牧主人最好的供奉,牛奶马奶羊奶骆驼奶,大量的奶源保证了奶制品原料的充足供应,鲜奶可以直接饮用,剩余的可以做成奶茶奶酒等奶制品,除了这些剩下的还可以做成奶酪酥油奶干等易于存放的食物储存起来 。
其三,农作物 。草原地带并非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场 很多地方都有开展农业的有利基础 。现代考古也发现,古代游牧部落不仅放牧,也会种庄稼,比如小米,小麦,燕麦,青稞,荞麦等等,都有发现 。尽管耕作水平不高,自然情况恶劣,但多多少少也能提供一些卡路里 。像匈奴历次叩边大量掠夺人口,主要就是让这些人作为农奴去干这个了 。此外,铁匠,木匠,纺织工等手工艺人也格外受欢迎 。
其四,掠夺 。古人诗云\"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这说的很明白,游牧minzu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就是杀戮抢夺 。
一旦秋高气爽,牛羊都长满膘可以准备好过冬了,南方农耕地区也过了秋收季节,一些部落的勇士就开始凑一起商量去哪打劫,哪里今年丰收了,哪里则又娶了多少一掐一汪水儿的新媳妇,或者哪个大汗正张罗南下打秋风呢,巴拉巴拉商量一番后,哥几个嘿嘿一阵坏笑,回到家中收拾妥当带好干粮奶酪安置好家小,就结伴出发了 。到了集结地,少不了吹吹牛逼喝喝酒打打架打听打听南边的消息,然后就是在某位汗的带领下倾巢而出,或翻越长城或攻击要塞,然后一路南下,在长城内外折腾一溜够,趁中原王朝反应过来之前,杀够了人抢够了东西,除了金银财宝外,神马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男女衣物,粮食蔬菜,牛羊鸡鸭,油盐酱醋甚至木头桩子房梁也不放过,因为北方游牧区实在太穷了太穷了,女人小孩工匠更是抢手硬通货,然后呼哨一声集体撤退,一个月后再满载着分的战利品载誉还乡 。
- 淘宝做单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有必要做吗?
- 淘特开店要求是什么?商家怎么参与?
- 2022春节海南农村地区返乡人员排查要求
- 海口机场需要纸质版核酸证明吗?
- 广西回咸阳要隔离吗
- 从天津回咸阳需要隔离吗
- 天津回咸阳要做核酸吗
- 上海回咸阳要做核酸吗
- 持续更新 2022咸阳机场防疫要求
- 为什么减肥会导致月经不来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