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 使用手机处理公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因为普及性和便捷性, 也逐渐成为处理公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之一 。
然而, 对涉及办公内容而言, 一般即时通讯沟通平台很难分割成工作和闲聊, 有关商业信息和文件内容属于工作秘密, 这一“利器”却是一柄“双刃剑”, 大家日常习惯使用的互联网通信工具已成为泄密案件的“高发地” 。
湖南网信办等有关部门公布的几则信息泄密的典型案例就揭露了日常通讯工具办公的众多“雷点”:
(1)微信群泄露疫情防控交办单信息被问责
某街道计育组干部向某某在防疫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问题 。 2020年1月31日, 向某某违反工作纪律, 用手机将《**市疫情防控交办单》(第010号)内容拍照并将其发送至其亲属微信群, 其亲戚又将交办单照片在微信上转发给他人, 致使《**市疫情防控交办单》(第010号)照片在微信上肆意传播, 造成信息泄露, 引起不良影响 。 2月2日, 向某某受到警告处分 。
(2)微信群交办涉密工作, 泄密只在顷刻间
2020年5月, 某县教体局从机要渠道收到省委有关专项工作组下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后, 该局局长批示传达至各学校落实, 办公室借调人员胡某为尽快落实文件精神, 将文件全文拍照并发布至各学校校长微信工作群 。 某校校长张某未经查看即将文件照片转发至该校教师工作群, 文件立即被群成员多次转发, 迅速在数十个微信群传播, 造成泄密 。 案件发生后, 胡某、张某均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
- 如何解答烧脑的“汽车安全”难题?高合的做法值得同行借鉴
- 4种“自嗨”行为看似聪明,实则是愚蠢,浪费钱的同时还有反作用
- 装了3套房,总结出这10个“最不实用”的设计,都是花钱买的教训
- “滴血验癌”骗局启示录
- 年轻人越来越“抠”,资本“瞄”向中老年
- 张同学拒绝2000万签约;恒大董事会迎来“外援”丨邦早报
- 假设狗狗“毫不勉强”让你碰它这5个东西,标明它的确把你当主人了!
- 陪同最长情的表白,狗狗的这8个个人行为是“爱着你”的首要体现
- “重庆李嘉诚”张松桥投资记:花18亿在伦敦买房,再花18亿装修
- 柴犬往往少人养?因为这6个“缺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