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游戏化作用机制分析
下面提供几种经典案例辅助看官们理解:
· 重新组织产品元素建立游戏互动
案例:M&M’S找豆子游戏
玛氏公司为了扩大新产品知名度 , 在社交网络上设计了“找豆子”游戏 , 找到新口味的豆子就是赢家 。 改变了传统海报/视频传播方式 , 让用户参与游戏并获得成就感 , 从而引发广泛讨论和传播 , 用户在参与中认识了新产品 , 对公司而言传播成本也非常低 。
· 增强原有游戏性互动行为 , 创新新体验
案例:Paper美食游戏
为了增强用餐过程中的互动 , 设计师通过访谈洞察用户过去用餐过程中的潜在游戏性互动(猜测食物成分」 , 随后加入竞猜比拼游戏规则 , 对用户行为进行奖惩 , 激发竞争心理 , 从而在用餐中营造了新的互动体验 。
· 建立对行为结果的价值认同 , 激发内部动力
案例:蚂蚁森林
种树的养成型玩法本身具有很低的理解和学习成本 , 并且延伸到在现实世界的种树行为 , 行为结果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价值 , 激发了使命感内在动力 , 增强了用户对自我、群体和品牌的认同感 。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经典游戏化案例
在我的家游戏从0到1的设计中 , 虽然产品目标是提高留存率和促进业务转化 , 但不能只是为了达到产品目标而做设计 , 需要思考游戏形式在未来整体产品环境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所以在搭建游戏框架的思路上从价值创造角度出发 , 产品、交互和视觉同学共同探讨了这款游戏未来对于平台、业务和用户有哪些潜在价值 。 随后从驱动用户自发参与的原则出发 , 结合增长阶段去设计吸引用户的游戏故事与玩法系统 , 同时在玩法路径中寻找为业务带来转化的机会点 , 从而在思路上平衡了游戏对于用户和商业价值的考量 。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设计流程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平衡用户和商业价值思考的游戏化设计画布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使用画布进行脑暴
03
定位游戏价值
从游戏对平台、业务和用户的价值出发
与纯游戏产品相比 , 商业环境内的游戏作为流量系统中的分发环节 , 主要考虑其对商业营收和用户留存、活跃的促进 , 游戏形态也因而根据产品系统的差异而产生不同 。
回归价值创造的游戏化设计思维

文章插图

图 我的家游戏价值创造对象
首先从58平台和业务的价值关系来看 , 我的家游戏诞生于平台 , 其存在的意义包括为平台带来更高的留存率和停留时长 , 也有促进业务转化的作用 。 “给业务带来什么样的转化?怎么带来转化?” , 以及“相比在业务内设计一个相似的游戏 , 或者在平台做一次短期运营活动进行流量分发 , 我的家游戏的优势是什么?”这些都是设计初期我们被问到和思考的问题 。 从分发效率的角度来看 , 或许难以媲美一次热闹的运营活动 , 但从58产品整体品牌来看 , 我的家游戏更像是“有趣的后花园” , 承接各业务消费阶段尾部或无明确诉求的用户流量 , 逐渐培养用户的粘性 , 通过游戏向用户进行58品牌的认知教育 , 通过游戏故事让用户逐步了解业务的服务内容和价值 , 甚至有机会通过游戏获得产品体验资格 , 实现从小白用户到业务消费用户的转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