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283-363年)丹阳句容(江苏句容县)人 。 他“综练医术” , (《晋书》本传)是著名的医药学家 。 葛洪医药方面的著作有《玉函方》一百卷 , 《肘后要急方》四卷 , 《神仙服食药方》十卷 , 《黑发酒方》一卷等 。 他感到医药的方书卷帙烦重 , 加以选辑整理 , 编撰成《玉函方》一百卷 。 又将方便经验方编撰为《肘后要急方》 , 用以救急 , 便于携带 , 可以悬于肘后 , 故又名《肘后救卒方》 , 简称《肘后方》 。 它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外科、眼科、小儿科及兽医等各方面 。 对各种病的起源、病状、治疗方法都有所叙述 。 如其中关于痘症(天花)流行和结核病的记述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 。 又提出用狂犬脑敷贴伤口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 , 这也为后来科学证明狂犬脑里含有抗狂犬病毒的物质 。 《肘后方》经陶弘景增补为《肘后百一方》 , “取佛书人有四大 ,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 (《直斋书录解题》) 。 以后金代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所附药方 , 加以增补 , 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 , 足见这部书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 。
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 。 弘景知识广博 , 是南朝著名的道教学者 。 史称其尤明“医术本草” 。 (《梁书》本传)他的医药学著作有《本草集注》 , 增补葛洪《肘后方》为《肘后百一方》 , 还有《药总诀》、《效验施用药方》、《集金丹黄白要方》、《服草木杂药法》、《灵方秘奥》等 。
如上所述 , 由汉代结集的一部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三百六十五种 , 分为上中下三品 , 这一分类法受炼丹方士的影响 , 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成仙 , 显然是不科学的 。 《本草》经过汉魏晋以来的历代传抄 , 字义残缺 , 品次错杂 , 弄得很混乱 。 陶弘景是精通药物学的 , 他在《本草》学上的贡献是:(一)整理了《神农本草》 , 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改变了把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 , 他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 , 这种分类法显然比三品法更科学、更明确一些 。 以后唐代的《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都是在这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 (二)根据汉魏晋以来几个世纪许多名医用药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 , 于《神农本草》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之外 , 又增补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 , 取名为《名医别录》 , 把《本草》中药物发展成七百三十种 。 (三)对药物的性能、形状、特征、产地都加以说明 。 对于一种药物有多种性能的 , 就以它主要的功能为本 。 中医在用药上本有君、臣、佐使的分别 。 但在《神农本草》中则以上品为君 , 中品为臣 , 下品为佐使 , 这种机械的划分显然是受了炼丹家方士的影响 。 陶弘景以药物主治之病来确其性能 , 如治黄疸病的药有茵陈、栀子等 , 祛风的用药有防风、防己、独活等 。 这是对《本草》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 。 (四)在药物的配伍使用上 , 以主治之药为君 , 辅助的药物为臣、佐使 , 又根据人的老少、男女、身体的虚实以及各地的生活习惯、环境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 发展了《本草》学 。
隋唐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年) 。 他隐于太白山 , 学道炼气 , 精于医药 。 著《备急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 。
化解方法:
1、正东方缺角 , 简单的化解方法是:在这个方位摆放绿色的植物或者铜葫芦即可 。
2、东南方缺角 , 此处缺角简单的化解方法是:摆放葫芦即可 。
- 会呼吸的家,现代简约+原木,专属小户型的豪宅美学
- 同样是小户型,看看日本人的收纳安排,整整齐齐!难怪越住越舒服
- 84平的北欧风小户型二居室,还挤出了衣帽间和书房
- 只要户型好,再小也能布置得舒舒服服,憧憬的小家生活就是如此
- 清新又接地气的小户型,米色调年轻有活力,平凡的家具搭出不俗感
- 【狗狗不能吃什么】六种千万不能给狗狗吃的食物
- 看着极简用着极致:他家150m2极简小轻奢,小户型们学起来!
- 日常日子对狗狗有风险的六种物品【主人须知】
- 4.5万装50平一室公寓,苗条的小户型,这样装很实用!
- 25㎡小户型,设计非常精致,全屋美观实用,能满足二人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