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手机市场的几个小趋势( 三 )


在诟病已久的铰链工艺上, 华为 P50 Pocket、OPPO Find N 和荣耀 Magic V 三款产品均采用水滴铰链设计, 相较于 U 型铰链, 水滴铰链机械结构能够更好的避免折叠痕迹, 提高屏幕寿命 。
据业内人士透露, 很多本土的 UTG、铰链厂商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逐步量产, 这将是折叠产品成本下降的重要推手 。
价格是折叠屏市场的拦路虎, 随着产品成本下降, 折叠屏手机定价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 如今荣耀 Magic V 定价低于万元, OPPO Find N、Galaxy Z Flip3 都将折叠屏的起步价直接打到了 8000 以下 。
当市场玩家变多, 也将带动柔性产业链上游材料、工艺的成本降低, 折叠屏旗舰手机的定价与直板旗舰持平或在一两年内成为可能 。
由于折叠屏手机技术、量产能力相比过去有了进步, 伴随而来的是用户需求的上涨, 比如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 新上市的几款折叠屏手机都处于缺货状态 。 这反映出折叠屏市场的量产与供应跟不上需求的现实 。
数据显示, 2021 年 H1 全球售价 800 美金以上手机占比 11%, 而目前折叠屏渗透率不到 1% 。 从艾瑞咨询(下图)对折叠屏手机的 2019 年 ~2025 年出货量预测来看, 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逐渐提高 。
2022年,手机市场的几个小趋势随着定价进一步下探, 折叠屏手机在 2~3 年内走入大众市场或有望实现 。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供应链之争愈来愈卷
从供应链层面来看, 过去整个柔性 OLED 市场是韩企的天下, 但目前京东方、TCL 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等面板厂在可折叠柔性面板 OLED 上均有广泛布局, 在转轴工艺方面, 长盈精密、东睦股份等公司逐渐成长起来 。
随着一众主流厂商都进入可折叠屏战场, 一方面将推动国内供应链厂商在 OLED 薄膜封装、铰链设计等关键技术与应用生态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将给供应链量产与品控、工厂产能带来巨大压力, 行业对供应链产能与零部件供应商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
从过去一年来看, 智能手机市场还未完全脱离供应链短缺的影响, 尤其是目前手机芯片依然紧缺, 从中低端芯片到高端芯片的产能紧缺的现状很难在 2022 年内得到缓解 。
因芯片短缺以及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叠加, 将带来一些变局, 首先, 面对芯片缺货导致的手机成本持续上升, 厂商或将改变订单模式, 加大市场的备货, 确保未来足够长时期的需求量, 供应链的备货周期将因此拉长 。
这从去年双十一期间可以看出, 当时有业内人士透露, 部分厂商在上半年就下了一年的单, 并已经在考虑提前对 2022 年的订单需求备货 。 这透露出行业对高端元器件缺货与涨价的焦虑, 这种焦虑的持续蔓延, 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供需持续紧张 。
而在芯片供应链持续紧缺背景下, 手机厂商已经在明里暗里开始将芯片作为竞争高地 。
根据 Canalys 副总裁 Nicole Peng 透露, 当前芯片代工厂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芯片产能上有大提高, 智能手机厂商正在充分利用相关条件, 调整设备规格, 与新兴芯片制造商接触以保证芯片的供应, 并且将产品线集中在最畅销的型号上 。
另一方面, 厂商们也在做多手准备, 包括抢夺行业顶级旗舰芯片的首发并强化芯片的投资与自研, 提高供应链参与度, 绑定优质供应商, 抢占高端市场的品牌领导力 。
从趋势来看, 终端公司和供应商之间一方面是在共同推动手机产业的更新换代, 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把产业链做大, 推动整个产业供需的合理调配, 并形成各自的供应链掌控力 。
元宇宙手机要来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