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立夏将至:做1事吃3物,还有1事不要做,平和蓄力下半年


马上就是立夏了 , 今年的立夏是5月5日 , 阴历四月初五 。 在古代 , “立夏节”可是个大日子 。

古代 , 人们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24节气 , 当斗柄指向东南时就是立夏 。 立夏一过 , 就预示着要进入夏天了 。

说到这里 , 南方、北方的友友估计有点烦:南方人可能早就穿短袖短裤了 , 现在才说进夏天是有点晚;对北方的友友来说 , 他们那边估计还在春天 , 温度也还没上来 , 说夏天又有点早了 。
接气候学标准来讲 , 如果5天内平均气温达到22℃ , 那就算进入夏季 。 黄河中下游区域立夏时节的气温基本和这个标准吻合 , 所以古人在定节气时 , 就以黄河中下游区域为准 。

立夏一到 , 温度明显升高、雷雨显著增多 , 各种农作物也都到了生长旺季 。
在古代 , 立夏可是个大日子 。 从帝王到平民都非常重视 。
最早 , 人们时不时地就要祭拜神灵 , 今天祈求赐个火 , 明天祈求下场雨;还有求孩子的求平安的 , 如了愿再谢个丰收、谢个太平 。
估计时间长了 , 他们也嫌烦 , 觉得神仙也忙 , 一天天叫人家有点不尊重 。 所以到了周朝时期 , 人们就把供奉祭祀改成了季节交替时进行 , 比如立春、春分 , 立夏、夏至等 。

每到这些节日 , 皇上会带着文武官员到城外、郊外去祭祀 。 比如立夏这天要“迎夏” , 所以古代这天也叫“立夏节” 。
《后汉书》里记载:立夏之迎夏 , 于南效 , 祭赤帝祝融 , 车旗服饰皆赤 。 (立夏这天在南郊迎夏 , 祭祀夏神祝融 , 车马、人员都穿红的)“赤帝”祝融 , 是神话里的火神、夏神、南方神、灶神等 。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里也记载立夏的风俗:“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 , 并用糖面作各色果叠 , 相互馈送 。 ”
可以看出 ,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 人们都相当重视立夏这个节气 。

立夏比较重要 , 所以在这天也有些小讲究 , 总结来说就是“吃3物做1事” , 还有一样东西不能吃 。
吃3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