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艾灸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者十二指肠的黏膜受到损伤 , 导致溃疡 ,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 。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 , 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 , 情志不舒畅 , 肝气横逆犯胃 , 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 , 食滞内生热 , 饥饱失常 , 脾胃虚弱 , 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 。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 , 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 , 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整个病程平均6~7年 , 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 , 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 , 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 , 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 。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 , 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 。全年都可发作 , 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 。在一天中 , 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 , 胃酸分泌最低 , 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 , 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 。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 , 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 , 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 , 可发生半夜疼痛 。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 , 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 , 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 , 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 , 或在脐上方 , 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 , 但稍偏高处 , 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 。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 , 所以 , 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 , 一般较轻而能耐受 , 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
艾灸治疗以行气解郁 , 补脾温中 , 和胃止痛为主 , 艾灸治疗主穴:
1、中脘
【标准定位】仰卧位 。在上腹部 , 前正中线上 , 当脐中上4寸 。
【主治疾病】胃痛 , 腹痛 , 腹胀 , 呕逆 , 反胃 , 食不化;肠鸣 , 泄泻 , 便秘 , 便血 , 胁下坚痛;喘息不止 , 失眠 , 脏躁 , 癫痫 , 尸厥 。胃炎 , 胃溃疡 , 胃扩张 , 子宫脱垂 , 荨麻疹 , 食物中毒 。
2、梁门
【标准定位】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 , 当脐中上4寸 , 距前正中线2寸 。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 , 及消化性溃疡病 , 急、慢性胃炎 , 胃下垂等 。
3、足三里
【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 , 距胫骨前嵴1横指 , 当胫骨前肌上 。取穴时 , 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 , 在腓骨与胫骨之间 , 由胫骨旁量1横指 , 该处即是 。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 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 , 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 , 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 , 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