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疗法 四肢按摩方法舒经活血

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下面小编就教大家按摩四肢方法,帮你舒经活血缓疲劳,一起来看看 。
三阴交[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
[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
[方法]直刺1~1.5寸 。可灸 。
血海[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
[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
[方法]可直刺0.8~1.5寸,可灸 。
合谷[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
[功能]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
[方法]直刺0.5~1寸,可灸 。
曲池[位置]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
[功能]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
[方法]直刺0.8~1.5寸,可灸 。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
足三里[位置]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
[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
[方法]直刺0.5~2寸,可灸 。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
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 。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 。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
逆向按摩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适当做些保健操,活动一下四肢,再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握住右脚脚腕,然后同时往上揉搓,按摩20下后,再按摩左腿 。也可用单手反向揉搓手臂,从手腕处向肩颈部缓慢揉搓20次 。
注意事项: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皱为宜;
按摩前先活动四肢,使机体做好准备;
【中医经络养生疗法 四肢按摩方法舒经活血】有骨髓炎、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及肺病的人都不适合逆向按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