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别名:牡蛎壳
来源:为海产动物牡蛎科长牡蛎等同属多种牡蛎的贝壳 。
产地:全国沿海各地均产 。
性状鉴别:壳呈不规则的片状、扁长圆形或扁卵圆形,大小不一,薄厚不等,小者长数厘米,大者可达50厘米,宽4~10厘米,厚1~4厘米 。外表面灰色,稍凸起,显粗糙,层纹分明显波状 。内面乳白色或杂灰色斑块,软平滑稍凹陷,微有光泽 。壳顶层纹紧密,有凸起的脊和凹沟槽 。质较坚重,不易破碎 。断面白色,成层片状 。气无,味微咸 。
以片块完整,坚实不朽,内面有光泽者为佳 。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80%~95%,并含磷酸钙、硫酸钙等,又含有机成分介壳精 。
药理作用:益阴潜阳 。作用原理为镇静、收敛、镇痛、解热 。此外,还有软坚(使肿块消散或缩小)的作用 。
炮制:煅后碾碎,或生用 。
性味:咸、涩、微寒 。
归经:入肝、胆、肾经 。
功能:益阴潜阳,敛汗、涩精止带,化痰软坚 。
主治:虚劳烦热、盗汗、遗精、崩漏、带下及瘰疬痰核等症 。
临床应用:为治疗虚汗、化痰软坚的常用品 。
(1)用于敛汗 。治疗虚汗,无论肺结核盗汗或体弱自汗都适用,效果较确实,可单用12~15g,水煎,分两次服,或配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等,方如牡蛎散 。
(2)用于软坚 。治疗瘰疬(如颈淋巴结炎等)、瘿瘤(如甲状腺腺瘤)、肋下痞块(肝脾肿大),作用原理尚未明了 。治瘰疬常配玄参、浙贝、方如玄参牡贝汤(见玄参项下);治甲状腺腺瘤配烟茜根、白茄根,方如烟白合剂;治慢性肝炎肝大作痛者,常配柴胡、青皮、夏枯草等,有镇痛作用 。
(3)用于潜阳 。治疗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致的心烦、易怒、头晕、面赤、头部似有热气上冲、失眠、心悸、多见于高血压病者宜配龙骨、石决明、牛膝、钩藤等 。因阴肾虚而有胸腹动悸、筋惕肉者,亦宜用牡蛎 。
(4)用于收涩 。治遗精、崩漏、白带等,常配龙骨、芡实、莲须、金樱子等 。
(5)用于退虚热 。无论阴虚骨蒸或温热病后余热未消,体虚汗多,均宜用生牡蛎,有存阴、涩大便和清内热的作用 。《温病条辩》之一甲煎,即为湿热病后退虚热所设 。
(6)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适宜于胃脘痛而有胃酸过多的患者 。常用煅牡蛎等(研末)4.5~6g,配煅鸡蛋壳或煅石决明等分(研末),开水送服,每日3次 。取其所含的碳酸钙有中和胃酸作用 。
使用注意:
(1)本品生用镇静,软坚、解热的效力较好;煅用则涩而带燥,收敛固涩之力较胜 。
(2)与龙骨比较,虽都能固涩,但牡蛎兼有软坚散结作用,而龙骨则无;龙骨长于安神,而牡蛎次之;虽都能止动悸,但牡蛎偏于止胸腹动悸,龙骨偏于止脐下动悸 。由此可见,龙骨有其所长,牡蛎不能完全代替龙骨 。龙骨、牡蛎合用,能加强潜阳和固涩作用 。
(3)壮热脉实而无汗者不宜用 。
(4)本品多服有碍肠胃,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必要时宜配健脾药同用 。
用量:入汤剂常用15~30g,治瘰疬甚至用到90~120g;先煎 。粉剂每次用4.5~6g冲服 。
处方举例:
牡蛎散(《三因极—病症方》):煅牡蛎15g,黄芪12g,麻黄根6g,浮小麦18g,水煎服 。
一甲煎(《温病条辩》):生牡蛎6g,研细,清水8杯,煮取3杯,分三次温服 。
- 艾灸可以每天坚持做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 孕妇晚上可以喝牛奶吗,孕妇晚上喝牛奶的好处
- 番荔枝的营养价值及功效_番荔枝和释迦的区别_不能和什么同食
- 海参全家福是哪里的菜_海参全家福的做法
- 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
- 果汁鱼块是哪个地方的菜
- 盘点五月份将发布的手机产品,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菜
- 苹果扩大对无密码登录的支持,要彻底干掉密码登录
- 87平米的两居室,现代简约风格设计超温馨实用,亲戚来了都说好看
- 藜麦用水泡2个小时以后将泡的水到掉可以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