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高、吃饭正常,身体却乏力消瘦,是怎么回事?

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大家对糖尿病越来越重视,也开始知道了一些糖尿病的症状,经常会有人到医院说

血糖不高、吃饭正常,身体却乏力消瘦,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血糖不高、吃饭正常,身体却乏力消瘦,是怎么回事?】医生,我最近瘦了,是不是血糖高了,给我查查血糖吧!
我最近口渴,是不是有糖尿病?
很高兴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也能明显的看出,他们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的不太全面 。
检查出糖尿病很简单,因为它就是一个数字诊断,当血糖结果超过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大约2/3的糖尿病人是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健康查体或者因为其他疾病无意中查出 。
单纯一次血糖,或者单纯的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这样会漏诊大约50%的患者,要检查餐后血糖来排除糖尿病 。
必须注意的是,还有一些疾病会出现消瘦乏力 。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甲亢、结核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等都可能出现消瘦、乏力,这些诊断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影像检查等等才能明确,有时即使是做了相关的检查,也不一定能够明确诊断 。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检查 。
有时情绪异常也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的情况,如压力过大、年龄相关性情绪异常等等也会出现,这属于功能性,未必会在脏器检查上发现什么异常 。
消瘦乏力会有很多疾病容易出现,并不仅仅是糖尿病,因此那些到门诊检查血糖正常就完全放心的人应该注意,还要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
综上所述:口渴、消瘦、乏力不排除糖尿病可能,要测餐后血糖 。还有一些疾病症状表现为消瘦乏力,如结核、肿瘤、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要注意检查和排除 。
老婆血糖高,去年突然瘦了很多,什么原因呢?首先要搞清楚消瘦的原因糖化血红蛋白怎么样?
有没有合并甲亢、肿瘤的可能?
有没有饮食控制太严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可能?
还是,糖尿病本身三多一少(体重下降)?
只有查清原因,再看看原来是否肥胖,体重下降后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才好判断体重下降是否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
体重是把双刃剑一项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体重可以降低医疗花销,而体重增加与医疗成本增加的关系则取决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 。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保持体重在基线5%的患者,降低医疗成本约为400美元 。而那些不能维持体重的患者,在维持血糖控制的情况下,也会适度增加医疗花费$387,而糖化血红蛋白在≥7%的情况下,医疗花费增加会更明显 。对于体重增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疗花费平均增加 $1,473 。该研究认为,保持体重在基线5%以内的患者可能降低医疗成本,避免体重增加可能长期降低医疗花销 。
日本东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Hirohito Sone 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2 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与体质指数为22.5~24.9 kg /m2 患者相比,体质指数<18.5 kg/m2 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2.58倍 。体质指数为18.5~24.9 kg/m2 的2 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低,且肥胖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
因此,对于糖尿病体重过高、过低都不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