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传中王勃是一个怎样的?( 二 )


今所传者,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清同zhi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 。
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
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 。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 。
“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其二)》
但王勃很可怜,在滕王阁他盼望着有人可以引荐他,却没有这个机会 。他死于看望父亲的路上 。。。有人说,如果那次王勃没有去看父亲,他会不会飞黄腾达?事实上在滕王阁时,曾有一位文学家想要推举他,只是为时已晚 。
编辑本段
社会地位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 。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