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减肥研究成果最新进展 暨南大学发现减肥新途径

采访人员从暨南大学获悉,11月24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白细胞介素27信号促进脂肪细胞产热和能量消耗》研究论文 。
 
研究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27(IL-27)这种体内正常表达的分子,可以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通过燃烧脂质以减轻肥胖和改善2型糖尿病,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新途径 。团队期待能尽快将这一治疗靶点产业化,将该成果惠及广大肥胖人群 。

暨南大学减肥研究成果最新进展 暨南大学发现减肥新途径

文章插图
尹芝南教授(左三)及其团队 。通讯员供图
 
新发现:这个分子可靶向肥胖“真凶”
 
人体的脂肪细胞根据其形态、代谢、部位和发育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 。其中,白色脂肪主要功能是将体内过剩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供机体在需要时使用,这也是肥胖“真凶” 。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则具有燃烧脂肪和产热的功能 。而白细胞介素,一般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 。在传统认知中,这个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IL-27只专一性靶向免疫细胞 。
 
尹芝南教授团队通过构建多种基因工程小鼠,进行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并结合肥胖人群样本发现——肥胖人群血清中IL-27水平下降 。而IL-27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导致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并激活脂肪细胞产热蛋白(UCP1)介导的“脂肪燃烧” 。
 
那么,IL-27是否具有肥胖治疗作用?研究人员给肥胖小鼠注射重组IL-27后发现,小鼠体重下降,胰岛素信号敏感性也得以改善,初步验证了IL-27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 。本研究改变了对IL-27功能的已有认识,首次发现IL-27能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并且导致脂肪细胞分化及产热,为治疗肥胖及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
 
“实验证明,IL27可以在不用节食的情况下改善2型糖尿病,燃烧脂肪,减轻体重,从机制上改善胰岛素信号的敏感性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之一、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的王倩博士后说,IL-27作为体内正常表达的分子,安全性良好,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团队在积极推进IL27治疗的转化及推广,后续将进一步推动IL-27在临床应用 。
 
获认可:历时7年 成果被顶尖期刊发表
 
11月24日,尹芝南教授团队的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主刊上 。王倩回忆,这次投稿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需要一次一次地验证IL27受体在脂肪细胞表达,证明IL-27通过直接靶向脂肪细胞,而不是传统观点认为靶向免疫细胞来降低体重,改善代谢性疾病 。最初我们提出来这个观点时,有一个审稿人不认可 。为此,我们做了6个方面的充分证据来证明这个现象 。”
暨南大学减肥研究成果最新进展 暨南大学发现减肥新途径

文章插图
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正刊 。网页截图
 
据悉,尹芝南为该工作的最后通讯作者,耶鲁大学理查德·弗拉维尔(Richard A Flavell)教授、暨南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恒文及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教授陆骊工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王倩、李德海,暨南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广超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教授石绮屏为共同第一作者 。
暨南大学减肥研究成果最新进展 暨南大学发现减肥新途径

文章插图
尹芝南在成果发布会上发言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