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芬兰,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很多年以来,芬兰清廉指数一直名列全球前茅,数度摘冠 。在芬兰,国民视贪腐如偷盗、抢劫,公务员基本不敢以身试法 。

文章插图
在芬兰,贪腐是何以成为“罕见现象”的?
芬兰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最先受到的告诫便是管住嘴和手 。老公务员会说:“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zhi,别的就危险了 。”
“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zhi”的价值便是吃请和收礼的上限,超过此限,便会受到惩处 。芬兰法律规定,公务员可以接受的吃请和礼品,一般在20欧元左右 。然而,在芬兰餐馆里,一杯白开水可能就要收费5欧元左右 。
其实,芬兰民间请客送礼也属人之常情 。但对公务员来说,吃请和收礼则是大事,必须谨守分寸,法律的规范非常严苛,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犯法律 。所以,公务员普遍“小心翼翼” 。
对公务员吃请和收礼的规范仅仅是最普通的,芬兰的法律对xx和公务员的清廉要求,普遍高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让任何受贿行为都无处可逃 。其中,《芬兰刑法》对商业犯罪、受贿和洗钱犯罪以及公务犯罪的规定,入罪门槛都低于国际标准 。而且规定涉及受贿罪的,索取或接受的利益不一定与其公务行为有关,只要有索取或接受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
此外,受贿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接收钱财、物品,即使接受了低于市场利息的贷款,甚至是无薪授予的荣誉头衔,也可能被视为受贿 。
在重定罪重处罚的刑事司法下,一旦贪腐就会被追查,起诉的高风险和严厉罚没的高成本,使人不敢铤而走险 。在严厉的法律划出红线后,公与私之间的界线便相当分明 。
2002年,文化部长苏维·林登被举报曾利用职务之便,批准向奥卢市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xx赞助,帮助其扩建高尔夫球场,而她与丈夫及数名亲属在公司拥有股份 。这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引发民众强烈抨击,引起有关部门调查 。一周后,林登黯然下台 。
芬兰奉行公务行为全透明 。在公务接待中,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科员,一起吃饭的有哪些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必须巨细无遗地列出清单并上网公布,人人可以查看,发现问题,媒体可以曝光,民众可以举报 。曾有一位银行高官,在公务接待中因上了一道鹅肝,被媒体查阅菜单后曝光,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辞职走人 。
芬兰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识十分强 。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有权利举报贪腐,尤其是芬兰的采访人员,只要被他们逮住把柄,曝出丑闻,公务员肯定中箭落马 。就有这样一名议员,接受他人赠送的戏票白看了一场戏,被曝光后,他的政zhi前途就此被按下停止键 。
此外,民间几万个监督团体和议会设立的网站也相当活跃,它们时刻监督xx和公务员的“一举一动” 。“随手举报”已成民众常态,xx和议会也“虚怀若谷”,表示重视和感谢公民的举报 。
除了外部监督,xx内部的监督也十分严密 。比如出行,公务专车享用范围非常小,除总统外,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四人享有专车待遇,且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 。
这些,就是贪腐在芬兰为什么是“罕见现象”的原因了 。
- 4个看似“高大上”,实则很“鸡肋”的设计,别盲目效仿了!
- “克里马擦”原本是伊朗话,怎么变成了西安话?
- 自从卫生间添置了“它们”,不仅异味少了,清洁也变简单了
- 定制衣柜“潜规则”太多,一定要盯紧这10个细节,别吃亏上当
- “令脂肪颤抖”的左旋肉碱,真的靠谱吗?
- 冰箱不能随便放,提前搞清“3要”和“3不要”,才是正确的做法
- 建议大家:别再盲目跟风“日式装修”,应用在国内,基本就是“南橘北枳”
- 瓷砖美缝记住“5不要”!别让“美缝”影响美观,小心踩坑
- 俗话说“厨房有三忌,注意才吉利”,指的是哪三忌?
- 这3种“冷门”家居用品,刚开始“不习惯”,用后却离不开,你用过几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