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暑是几月几日日几点 23年小暑是什么时候

2023小暑是几月几日日几点 21年小暑是什么时候
2023小暑节气:2023年7月7日5:05:19 。

2023小暑是几月几日日几点 23年小暑是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小暑即为“小热” , 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 , 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 , 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 高温潮湿多雨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 , 雨热同期 , 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小暑时节 , 天气炎热、雷暴频繁 , 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 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大暑 , 民间有“小暑大暑 , 上蒸下煮”之说 , 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 , 灼热铺天盖地 , 让人无处藏身 。时至小暑 , 开始进入伏天 , 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 风中还会带着热浪 。小暑时 , 我国南方地区已是盛夏 , 部分地方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 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从小暑开始 , 人们做好了迎接酷暑的准备 。
另外 , 所谓“热在三伏” ,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 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 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 , 但对于农作物来讲 , 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
小暑风俗活动: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入暑之后 , 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 , 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 。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 , 吃了数月的青草 , 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 , 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 , 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 , 新麦饼羊肉汤 。”
小暑这一天 , 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 , 称为“吃伏羊”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 , 新麦饼羊肉汤” 。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 。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 , 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 祈求秋后五谷丰登 。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 。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 , 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这种吃法 , 早在汉代就有 , 唐宋时期更为普遍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 , 炒面可“解烦热 , 止泄 , 实大肠” 。
在民间 , 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 , 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 。小暑时节 , 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 , 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 , 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 , 这一天 , 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 。据说“吃新”乃“吃辛” , 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 , 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 , 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 。俗话也有“小暑吃黍 , 大暑吃谷”之说 。我国地大物博 , 而夏季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 , 因此应时可口的食品于此时最多 。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 。这段时期 , 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 , 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 , 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 。伏 , 即伏藏的意思 , 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饮食上 , 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 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